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拥有悠久历史。重阳节除了敬祖,其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传递孝爱文化和敬老、爱老。所以,重阳节也是敬老节,也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体现,自舜帝的“孝感天下”开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化体系,称为“孝文化”。
今天九九重阳节,搜了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重温“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之一,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从古至今,人们于它的歌颂就从未停止过。
我们先从“孝”这个字说起,孝这个字的象形文字就是一个年轻人背起年老的人,这就是孝的本意,而且我们的先古圣人对孝也做了很详细的阐述。
我们从小就学习《论语》《孝经》,《弟子规》,就该明白孝是仁之本,而且孔子终其一生都用孝悌为“仁之本”的学说教育弟子,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孔子三岁丧父,母亲颜征在,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孔子对母亲十分孝敬。在他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依礼父母应该合葬,但他不知道父亲葬于何处。孔子便将母亲棺柩,停于鲁国繁华的五父之衢,长跪啼泣求问,终于感动了一位名叫挽父的赶车人的母亲,并在这位老妪指引下,使父母合葬一处。孔子父母合葬墓,在曲阜城东15公里处的“梁公林”,至今仍有游人前往拜谒。
同样,在中华《二十四孝图》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感人故事,比如“孝感动天”“啮指痛心”“弃官寻母”“哭竹生笋”等等,都让人读后深受感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学的核心就是孝文化,仁者爱人,爱人首先就是从爱惜自己的父母开始的啊。《孝经》中有言“不爱父母而爱他人是谓悖仁,不敬父母而敬他人是谓悖礼”。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有人的爱首先就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的,我们爱惜自己的父母就会爱惜自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难道他(她)真的就值得你那样吗?这就说明你心中没有父母,我们今天说到孝就是要做到心中要有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名誉,不给父母脸上抹黑都是孝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其他的老人和爱护年幼的孩子,“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是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是爱让中华民族形成了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常怀感恩之心!在此,搜了网络祝福长辈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寿登期颐,“财”“福”如海!
最后,说了这么多,重阳节里最重要的习俗就是阖家团圆、尊老敬老了!不要认为让父母锦衣玉食,衣食无忧就是最大的孝,那就大错了。如今,生活越来越好,父母并不是需要儿女给予多少物质与金钱,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子女的关爱与陪伴。所以,无论你身处何处,愿你不忘父母,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