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春湖微刊年11月2日特刊 [复制链接]

1#

栖霞市散文学会

重阳主题作品(四)

编者按

农历九月初九,栖霞市散文学会在首个散文创作基地代家村成功举办了“庚子首届重阳孝亲敬老节”活动。重阳佳节,散文学会会员们再次走进代家村这方灵秀的创作基地,与代家村父老乡亲们欢聚一堂,用歌声,用舞蹈,用诗文,共同体悟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内涵,共同推动孝老、敬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本刊特选登部分会员的重阳主题作品,与读者诸君共飨,以期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阳节的鲜花

二0二0年的九九重阳节,是一个特殊的重阳节,我们经历了瘟疫的灾难,经历了来自国外的压力和天灾的考验,是一个让人最难以忘怀的重阳节,也是一个丰收的重阳节。这个重阳节对我们散文人来说也是一个最有纪念意义的重阳节,因为我们是在散文学会的首个创作基地——代家村度过的。

丰收的金秋,代家正是最忙最兴旺的季节,也是最美最活跃的日子。红红的苹果把漫山满坡都染上了火红的彩霞,三轮车、拖拉机进进出出,一车车又大又红的苹果运进村里,山上的村民正在摘苹果,村里的人们又在忙着选果装箱,山上山下一派热闹景象。

在这样一个一年当中最忙的季节,村*支部依然把老人们的节日挂在心上。他们请来了远方的客人,请来了老教师、老文化工作者,请来了村里的老人们,在村委会大院里,热烈地庆祝重阳节。

老作家范惠德先生夫妇为大家表演了精美的京胡、月琴合奏,散文学会会员为代家村献上墨宝并现场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文,表达了深深的祝福,苹果兄弟文化艺术培训班的学生和“果都美少年”舞团的学生们也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村里为我们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节目,把我们到场的六位老人请上台,为我们戴上红领巾,献上鲜花。

手捧鲜花,我的心情无比地激动,刚刚步入老龄,还真是有些不太适应,更让我感到无比地惭愧。无功不受禄,走进代家半年来,虽然写过几篇文章,但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贡献。

代家一个个热情的村民,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像手中的鲜花闪光夺目。

邻里的和睦团结,是由每个家庭的和睦团结所组成的。家庭成员不和睦,跟外人的团结和睦只能是一句空话。代家一百五十户的村民目前有七十多户挂上了“文明示范户”的牌子。这些成绩的取得怎能离开妇女们的百般努力?古语说:一个孩子“三岁带着吃老食”。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文明村民是母亲们精心培养的结果,文明家风是家庭主妇们的高素质带出来的。

八十四岁的老奶奶梁秀风正是以自身的高素质、严格的家教赢得了村民们的敬佩,她的家庭首批挂上了“文明示范户”的光荣牌。她和代家村的女人们才是理应获得鲜花的人。

我走下台来,追上了正想离开会场的梁秀风,我对她说:“阿姨,请您代表全村妇女收下我这束鲜花,让我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家庭主妇的耐心教导,才有了代家村众多的优秀后生,才有文明、朴实、团结和睦的好村民,才有文明先进的代家村。”

梁秀风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抱着我说:“你把鲜花送给我,让我怎么受得起?”我说:“受得起,我知道,您是村里‘文明示范户’的带头人,是我们的榜样。”

鲜花在梁秀风的怀中闪着彩色的光,映红了她的脸。

(文中图片由散文学会会员提供)

作者简介

范翠香,女,大专文化,山东省栖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栖霞市作家协会理事,烟台市散文学会理事,栖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有多篇散文、小说见诸报刊,著有长篇小说《布谷声声》。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