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登高居然是为了辟邪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重阳节,现在又称“老年节”,自战国时期开始具备雏形,三国时期开始有文字记载,唐代发扬光大成为传统节日,千年以来都有全家登高的习俗传统。大部分人都知道它是尊老敬老的节日,更是祭拜祖先的节日。鲜为人知的是,重阳节的诸多神话传说都表明,这个节日充满了“辟邪”的味道。

有关重阳节来历的传说,网上最常见的是斩杀瘟魔的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出现了一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百姓深受其罪却苦于没有解决办法。

其中一个叫桓景的青年也被瘟魔夺取了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报杀父杀母大仇,为民除掉瘟魔。桓景访遍名山高士,终于打动了东方一座最古老山上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桓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桓景为了父母,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有一天仙长对桓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仙长还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秘授避邪用法,让桓景骑着仙鹤回家帮助乡亲们斩妖除魔。

桓景回到家乡,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让他们帮忙助阵,自己则一个人下山准备对付瘟魔。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似乎受到了法术的限制,行动和法力受到了极大影响。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剑冲了过来,轻松将瘟魔斩杀。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很久以前,一户农家在骊山脚下生活,有一个算命先生来借宿,农户一家虽然不算富裕,仍然对这个“陌生人”盛情款待。算命先生非常感动,临行前对农户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农户有些疑惑,自己也不想当官,为啥要往高处走呢?但是考虑到算命先生精通天文地理,说不定还真有“奇遇”,就带领妻小在九月初九登上骊山玩了一圈。走到半山腰发现突发大水,把家里的房子冲走了。农户这才明白算命先生的用意,感到后怕不已,庆幸自己听了算命先生的话,才保住了一家人的性命。后来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辟邪,流传到今。

另一个故事和斩杀瘟魔的异曲同工。还是在东汉时期,有一个能预言未来的道长。他懂法术,并且擅长驱魔。有一天,他向他的门徒说,灾祸之神将在农历九月初九降临人间。他交待他的门徒到乡间去将灾祸之神征服。道长给了他的门徒捆扎好的草药及一壶菊花酒,要他的门徒将这些药和酒带去给人们以化解灾祸。

他的门徒乘仙鹤而去,把众人带到山上,分发了道长的草药和菊花酒。告诉他们,喝了菊花酒及草药,灾祸之神就不敢接近他们了。当灾祸之神到来村庄时,发现村里的人都不见了。后来发现人们都在山上,便准备登山吃人。可是却怎么也接近不了,最终被道长的门徒所杀。从此以后,每到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到山上去或出外游玩,以避开灾祸之神。

现如今,插茱萸、吃重阳糕、赏菊花已经成为了重阳节传承下来的习俗,殊不知这些行为原来都是“辟邪”用的。尽管重阳节还有着祭祀“大火星”(星宿二)的传统记载,使得这个节日自古以来究竟是吉是凶而争论不休。然而驱邪也好,祭祀也罢,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现代人看来,辟邪和祭祀已经并不重要,重阳节已经完全贴上了“尊老敬老”“祭拜祖先”的孝道标签。在这一天,无论你身在外地,还是父母身边,都会回家看看爸妈,给爸妈打打电话,让他们高高兴兴,给已逝亲人上一炷香,诉说下哀思,这才是重阳节千年以来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

本文内容为原创,未经过原作者或者现发布者的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