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诗中的重阳节,刻在骨子里的风雅与深情 [复制链接]

1#

#传统文化#

鹤梦文社,用诗文的力量构筑丰盈的心房。

“重阳”一说最早出自《周易》,按照易理,九为至阳之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习俗,在汉代就已有记载,当时人们常佩戴茱萸,吃蓬藕,喝菊花酒,祈求长寿。古时重阳最重要的习俗是登高游览、赏菊和插茱萸。当然,这一天还有其他习俗,但属这三种最普遍。至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发扬我国敬老的优良传统,是现代的事情。

今天,鹤梦与大家一起读四首短小精悍的重阳节古诗,这四首诗的作者王勃、王维、李白和岑参,都是之前我们文章中的常客,让我们随他们的脚步感受重阳节习俗,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1.登高远望的思乡客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二十岁的时候入蜀游历,总计大约两年时间。这首诗就作于蜀中。适逢佳节,本就容易思乡,而自己又偏偏在这一天登上“望乡台”,自然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他第一句平铺直叙,交代时间地点,而后三句,则从反面落笔,对比中凸显浓浓的思乡之情。王勃说,虽然今天是个好日子,但我身处他乡,在外地的宴席上,喝的酒仿佛都是送客酒,时时提醒他,生怕他忘了自己是个异乡人。他本来就已经很厌恨身处蜀地远离家乡的痛苦了,可偏偏又看到鸿雁从北方飞来,惹自己遥想家乡。秋天鸿雁南飞本是自然之理,王勃却要责怪鸿雁,把气都撒在不会说话的大雁身上。这种看似不近情理的写法,正突出了思乡之情。

2.插茱萸的孤苦离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诗实在脍炙人口。相传写这首诗时王维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他为了追求功名,不得不客居他乡,当千家万户都在阖家团圆登高赏景时,王维却只能孑然一身。“独”字破空而来,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两个“异”字强烈渲染了自己的孤苦和疏离感。“倍”字则强调思乡之强烈。“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体现了广大人民共同的心理,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直到今天,在疫情期间,仍然被反复引用,寄托我们的情思。后两句,作者从对面落笔,遥想兄弟们插茱萸时,也一定因为自己不在场而感到遗憾,这就正好反衬自己的苦闷。全诗虽然朴素平易,但是含蓄不尽,值得回味。

3.吹风喝酒的狂谪仙

九日龙山饮

李白

九日龙山饮,*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流放夜郎遇到赦免后,便向东返回,途经江陵时写下了这首诗。李白抱负远大但是太过天真,当初赐金放还就是得罪了朝中权贵,而安史之乱后他还是不让人省心,居然站错队,投靠了永王,最后白白下了监狱还发配夜郎。虽然赶上大赦,但这件事对他的打击还是很大的。现在,回乡途中赶上重阳节,又正好登上江陵的龙山,他自然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但话说不尽,诗写不完,还不如痛饮酒,醉赏花,不纠结那些俗事,只管自己逍遥快活。

但他显然没有那么放得下。甚至觉得眼前的菊花都在笑话自己:“看那个被贬的小官李白!”于是,李白更加痛饮狂歌,压服心中的郁闷,一直到明月高悬,他还不肯下山,而是在月中翩翩起舞,任由清风吹落自己的帽子。这种潇洒的魏晋风度,代表了盛唐最后的倔强。

4.控诉战争的赏菊者

行*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虽然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晚年对战争也有冷静深刻的思考,他痛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首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当时安禄山还占领着长安,对岑参来说,长安是第二故乡,如今他还在跟随唐朝*队行动,收复长安究竟要待何时?其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

头两句,“无人送酒”说明正在战争期间,自然不会有人那么有闲情雅致还过节喝酒。而“强欲登高”,说明作者急迫地想要看到长安的情况,也就暗含着希望早日收复长安之意。这真有种“举头见日,不见长安”的感觉。而后面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说出自己急于登高望长安的原因——他担心长安的菊花都开在了战场旁,言外之意,他怕长安变成了生灵涂炭的战场。这就表现了岑参心系人民,渴望和平,希望早日平叛的光辉思想。

岑参是幸运的,因为就是在他写诗的这个九月,唐*收复了长安。

重阳节到了,各位诗友身在何方,又是否有登高怀远、插茱萸、赏菊花呢?

此时此刻,你们在想些什么?欢迎评论区交流!也可以与鹤梦私信交流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