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华民俗九九相重吉利日重阳节
TUhjnbcbe - 2023/5/8 22:55:00
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农历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相传自西汉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三国时,重阳节登高的节俗已定型了,但到了唐朝,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中国*府在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丰富。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时候秋高气爽,五谷飘香,是一年中的*金时节。在古代,九九重阳这一天是吉利的日子,人们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举行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重阳节的内涵也体现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还是法定的全国敬老日。老人们为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因此,每逢重阳这一天,各地都会举行各种活动,给老人们送去问候与祝福,使得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更深入人心。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重阳节之时,人们携老扶幼一起登高爬山,是一次很好的身体锻炼的机会。此外,重阳节也是文人的节日。在古代,菊、梅、兰、竹被誉为“四君子”,文人骚客常在金秋时节或品赏菊花、写诗作画。如今,重阳赏菊这一习俗依然盛行。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进行登高、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重阳登高

登高这一习俗,据说始于汉代,是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重阳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人们登高可不只是爬爬山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美景,并且饮酒吃肉、吟诗作赋。如此好好享受一番,将登高与宴会结合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惬意。

关于重阳节登高,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赏菊、饮菊酒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重阳节正处于菊花盛开的时候。菊花是长寿、坚毅的象征,一直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赞美。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据传,重阳赏菊、饮菊酒的习俗,源于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诗、以酒出名,也非常喜欢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最好的证明,后人就开始效仿。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色而圆者曰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相结合,其中就有饮菊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重阳节有佩茱萸、簪菊花的风俗,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旧时吴地产的茱萸是最好的,因此人们也称之为“吴茱萸”。《本草纲目》认为,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风土记》讲道:“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古代,人们认为佩戴茱萸,能辟邪去灾。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采摘茱萸的枝叶,连果实用布缝制成小袋囊佩戴在身上。

古代,汉族女子有簪花的爱好,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盛开,比如春天的牡丹,夏天的茉莉,秋天的菊花,等等,因此,到了秋季重阳节之时,女子

头上的应季花朵就是菊花。早在唐朝,重阳簪菊的习俗就已存在,后世也都非常流行。宋代,人们还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的饰物相赠。不仅女子可以佩戴,男子也可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有避邪除灾的意味。

●吃重阳糕

在很久以前,民间就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其原料是米粉。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据史料记载,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又多被称为花糕。有些地方非常重视重阳节,因此重阳糕的制作也非常讲究,一般重阳糕都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上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如今,各地的重阳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制作方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民俗九九相重吉利日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