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代: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花蝶也愁。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首句“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以“水痕收”表之。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宋代: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九月霜降,碧天澄静,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括动。半夜初听隐隐轻寒的风声,摇撼着潇潇落叶梧桐。深秋霜降,望天清澄,西风暂起,寒意阵阵,夜半时分,直入梧桐。西风凄紧,冬之将至,词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方将士,该是为他们准备过冬的粮饷,赶制棉衣御寒的时候了。
绍兴八年(),叶梦得再帅建康(今江苏南京)。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他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为自己年老力衰无力报国十分伤怀,因此以此为主题写下该词。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代: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此诗写于公元年(开元四年)张九龄辞官南归之时。诗人此时写的诗,其名称中有“秋”、“晚”等凄凉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也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诗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代: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明代:朱朴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
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
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霜降夜》
清代:陈忠平
海气凝成度鬓风,暗随冷雨到帘栊。
心花一瓣无端湿,梦底销*梦亦穷。
《霜降晚眺》
明代:郭之奇
九秋悲气谁相逼,秋树秋风岂尽极。
红叶阶前作意吹,白云天外何心织。
寒山犹贳爽情来,落木欣依炎野侧。
山有木兮木有枝,新枝可悦旧谁忆。
清晓愁闻肠断声,*花畏见空庭色。
惜吾不见庭中人,频年血泪徒沾臆。
身同落木几萧凄,心与寒山尝拂拭。
秋意还从物象分,秋怀尽使时光得。
荷衰菊盛理当然,露白葭苍人可即。
稍需东月吐西华,此时再讨秋消息。
《蕙兰芳引霜降日暄而夜气侵人,作此以遣客思。和清真秋怀韵一首》
清代:汪东
莎径缭池,晚烟霁、竞喧归鹭。
渐客舍凄清,疏柳曳风尚绿。
拒霜数点,似苣火、高低穿屋。
待半弦月上,放脱钩帘湘竹。
乱叶敲窗,飞霜侵夜,顿异凉燠。
试鸳枕重寻,忘了怨歌恨曲。
巫云摇漾,暂酣心目。
幽梦回,依旧拥衾人独。
《蝶恋花秋末还寄庵,值霜降日雷雨大作》
清代:汪东
枫叶梧枝交影覆。半卷书帷,枕簟新寒透。
午睡瞢腾如中酒。忽惊檐瓦跳珠溜。
夏雪冬雷元自有。便到秋深,未是阳消候。
辟历一声穿户牖。*花憔悴空低首。
《都门霜降日作》
明代:郑茂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迎霜降》
明代:何景明
烈风扬云旗,鼓角悲广路。
庭前玉树枝,昨夜微霜度。
幽人蹑葛屦,出户履寒素。
胡当戒坚冰,及此岁将暮。
《霜降日同冯欧诸君子登西台》
清代:李英
海燕回,塞鸿来。
千山丛桂发,三径菊花开。
逸客招携频载酒,联镳乘兴共登台。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