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之二九: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
虽然数九在宋朝之前不见于文字,但是宋朝有很多数九的诗词。比如宋朝早期的*庭坚就有”冬后数九九““闲坐地炉数九”的诗句,更有僧人写“今朝一阳生,明日便数九。“
这些表明在宋朝,冬至后即为民间数九节气,已经广泛流传。
数九,是指的从冬至那天或者冬至后的壬日开始,以九天为一歌周期,到了九九八十一天,就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分,大地完全春回。是季节冬春的一个交接渐进时段。以冬至代表太阳的回归,阳气的升起,到了第九个九日,则艳阳高照,完全春暖。这期间跨越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等节气,经历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等早春节日,是一个春天回归不断渲染深浓的时段,在农业上起着岁时的指导作用。
那么数九起源于何时呢?有人说,最早记录数九的是南北朝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但我翻遍了几个版本,都无数九这一条,只写“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那么根据宋朝初年,数九诗词广泛增多的现象,可以知道,数九是五代十国时期民间的过冬民俗传统,因为上口好记,且宋朝大力发展扶持农业,这些民间的谚语,才会广泛流传,上至士大夫,下到僧人平民,熟悉冬至后数九的民间节令。
今天谈谈二九,冬至后的第二个九天时段,往往在腊月开始,涵盖了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段,所谓寒冬腊月,就是这一时段,而民谚中冷在三九,也是指的这个阶段。而二九在三九之前,也是传统的开始迎年忙年的时段。北方温度在零度以下,甚至可以达到零下十五度,而南方温度在五度以下,但是湿冷料峭,时有风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这样寒冷空气里,手指暴露在空气中,感觉冰冷刺骨,容易冻伤。
“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
冻得鸱吻头,面南看北斗。
诸禅人,晓不晓,
地炉火冷莫嫌寒,更有樵夫赤脚走。”南宋·释弥光《偈五首其三》
数九到一九和二九,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大袖,熟人相逢,也不伸出手来。
这个可以理解。古代大约没有手套之类,但是有长袖子,可以藏住手指。这样的天气,礼仪让位于生存,大约在袖笼子里貌似地比划一下,抬起胳膊,即是全了礼节。仓廪足而知礼仪还要加一条,极暑和极寒除外。
这天气,冻得鸟都缩着脑袋,太长脖子的鸟,干脆把嘴埋在翅膀下。
这样的冷肃,倒是冬夜晴朗,星月璀璨啊。
但是各位修行的人,你们知不知道,这大地如冷炉,火已经熄灭,大雪铺地,还有为了生存的樵夫,打着赤脚走在这样的天气里。
当然,僧人借天气说法,无非是增强修行的信念。樵夫能够在冰天雪地行走,是因为他有愿望和信念,所以无惧严寒,所以修行的诸位,心中也要有信念。
实际这首诗很不妥,樵夫为了生存,在行走中忙碌锻炼,可以激发身体的热量。要是僧人打坐在冰天雪地,如非身有异禀,极有可能会热量不足而冻伤。
关于宋朝僧人,多写数九诗词,倒不是为了审美,大约是修行条件艰苦,抗冻靠着信念。
“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
外头天色时时转,雪急因风缓缓回。”宋·张侃《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其一》
这是大人在寒冬里,教孩子数九,观察天气和人的特征,来度过漫长的寒冬。
比如他写了数九诗八首,其中一九二九合并为一首。
描写这个时段的气候和感受。
一九过了,二九来了,看见人召唤你,你却觉得冷,难以马上伸出手来回应。
这个时候,你肯定是不想出去的,外面的天色多变,有风有雪,雪在疾风中降落,却又舒缓飞舞。
这也写到二九之后,往往气温零度以下,雨化作雪。
看初雪,多在二九时。实际上这首诗是告诉孩子二九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
但是孩子未必会这样认为,因为雪花飘飘,朋友召唤,只恨衣裳新而累赘,哪里在家里呆的住?只要没有大人的看管,大约是一溜烟就出去了。说什么袖难开,用手接着雪花才快乐呢,哪怕手指红得跟萝卜姜一样。
“二九相唤不出手,妇人纫衣先纫袖。
门外霜风吹倒人,相见玉壶冰旧酒。
去年家居坐竹窗,日阴移处梅梢长。
今年负丞在山邑,并海寒气非寻常。
前日昨日风四起,顷刻冻合省河水。
雁宿芦花亦倦飞,只待桃花初水肥。”宋·张侃《前日昨日行》
二九天气寒冷,互相打招呼,都不露出手指。
妇女在家裁剪冬天的衣裳,特地先比划好袖子,因为袖子短了,一件冬衣就废了,这冬天的衣裳,最主要的就是袖子,要长一点,要保暖,才能抗住冬寒。
听见窗外的寒风呼啸,仿佛能把人吹到,我煮酒回忆着去年。
去年我在家乡,二九时节,阳光明丽,梅花长枝,正打着骨朵。
今年在这山区作县丞,那如海的寒气非比寻常。
前天昨天,听见寒风四起,呼啸而来,一夜间这里的河水就冻住了。
都说二九时候大雁北飞,可是我看见这样的天气,大雁也飞不起来,滞留在这里。
我只能慢慢熬着,等着这里春天到来,桃花开,春水解冻。
南宋时期,气候开始变冷,时常有极端寒冷天气光顾江南。
这二九时节,往年大雁北飞,但是现在河水都结了冰。
唐宋的气候有所不同,宋朝尤其是南宋,气温偏低,而这样的气候气温也容易引发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略,气温气候影响王朝历史,是不争的事实。
“说相思,问相思,
枫落吴江雁去迟。
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
可有梅花寄一枝。
雪来翠羽飞。”清·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最美的一首二九诗词,是清朝吴锡麒的这首长相思。
每当二九天时,我就会浮现这首诗词,清丽又厚重雅致的风味。
小寒节气有三候,一是,大雁北飞。
有人问了,大雁在南方过冬,二九三九这么冷,怎么会往北飞呢?
这恰恰是生物的神秘性。在南方的大雁,往往就是在这个时段启程,飞往北方草原的湖泊,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北方草原湖泊恰好是水草生长的初春。
有人就说,大雁一定感知太阳回归后的光线。也有人说,这是它们刻在基因里的路线图。
但是在二九小寒时节,的确是南方大雁开始成群飞往北方之时,或者它们提前感知了春天。
这首二九词的美,写出了二九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这是大雁能够感知的早春。
说我在想念谁,说我在思念谁。
你看看这南方的水边,枫叶流水,天气寒冷,大雁北去的翅膀迟迟未动。
这是最冷的天寒,二九时节。
但是我的心梦还活着呀,我在怨恨谁,我在梦见谁?
我在渴望遥远的地方,有人思念我,将此时开放的梅花,寄给我。
我在梦想在白茫茫的飞雪中,一只绿毛的大雁,衔着梅花飞过雪地,飞来我的窗前。
这首诗词,很巧妙写出了春意,虽然寒冷冻住了大雁,勒住了梅花,但是心中有春梦,有期待,梦想大雁飞起,衔着梅花归来。
天寒二九时,春意在相思。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古诗词#
元旦的来历,以及元旦诗词五首:昨日何旧,今日何新
古诗六首谈腊日和腊八: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