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在钻研制陶。(供图)
高全*在钻研制陶。(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陈钰)初夏时节,蕲春县管窑镇李家窑厂区在旱柳、重阳木的笼罩下,浓荫蔽日,恬淡清凉,窑工们练泥、拉坯、盘筑忙得不亦乐乎。“陶艺是有灵性的存在,我喜欢这种探索与分享相融通的过程!”高全*打开话匣子。
学用融通见初心
高全*,年自蕲春一中毕业,本科就读于原湖北师范学院(现湖北师范大学),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读研,师从著名学者王一川教授(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攻读文艺美学专业。年研究生毕业后,他留京工作。
但不安分的因子,早已在心中升腾萌发。
“我希望找到一种接地气、融合自己专业、秉性的行当,真正实现生活体验和艺术品鉴的完美结合!”高全*如是追忆初衷,“小的时候,我就特顽皮好动,那种迎着风在田野间追逐的日子一直植根在心底。有了读书成长积累的文化认知,我相信我能再度找到这种感觉!”
年参加工作不久,他就恋上了陶艺,工作之余自费前往江西景德镇、河北邯郸等地学习制陶技艺。在热爱中汲取文化底蕴,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年,高全*在北京市通州区注册成立乐之陶工作室,尝试创意周末和文艺沙龙方式来运行。年,在亲朋好友一片错愕惊奇声中,他选择辞职,专注陶艺文化事业至今。
他曾把景德镇陶瓷釉料都尝试了一遍,“釉料成品颜色很多,我就采取笨鸟先飞的办法,像做化学实验一样,自己亲自调釉,一遍遍调,一遍遍烧,一遍遍看,目的单一而笃定,直到调出自己满意的颜色。”
严苛到极致,产出的陶品涵盖茶具、花器、食器、灯具、雕塑、瓷板画等多个领域,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一度有不少驻华使节夫人慕名组团前往乐之陶体验制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风采。
至年间,高全*又多次前往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广东潮州、河北唐山、福建建阳、邯郸磁县等地学习提高,全面洞悉陶瓷生产艺术、品牌塑造、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的路径实践,“我这是真正的学用结合啊,花的是自己先前积蓄,乐之陶里做一些就卖一些。”
匠心涅槃振乡村
年4月回乡探亲期间,高全*无意间得知家乡素有“窑都”之称的管窑镇窑火复兴,当即慕名探访。环绕赤西湖畔的村子,多以姓氏作为陶窑名,至今还在使用的肖家窑、李家窑、沈家窑、王家窑、洪家窑、万家窑、芦窑、管家窑等众多村名,尤记着这里冶陶的兴旺。
他拜当地知名陶艺匠人王柏青为师,结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李家窑厂厂长王亨发。年4月,执着的高全*回乡了。与多年前“鱼跃龙门”不同的是,他这次回的是“农门故土”,亲友中多数人认为他可能只是一下子尝新鲜,闹腾不了多久估计就会打道回府。
妻子吕文文是高全*坚定选择的支持者,她深知丈夫的秉性追求:“选择了自己所爱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多数声音认可的,我们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放弃了山西医科大学就读取得的高级护理专业技术,跟着高全*千里迢迢闯京城、回蕲春,获得了高级评茶师的执业资格。
高全*多管齐下,投入余万元,租赁下李家窑老厂区20年,全力运营。为了连续性观察和全面性反思成型问题和窑炉状况,高全*在李家窑连烧三窑,结果是三窑的出品不仅质量低下,而且成功率不足10%,耗费资金15余万元。有的人认为钱白白地打了水漂,高全*却看到了突破口,“这笔试验费用的付出是值得的,唯有先破才有后立。通过三次破坏性的试验和复盘,我们见证了传统技术的整体面貌,明确了各个环节上的致命缺陷,为后续的学习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教训。”
令人欣慰的是,高全*已获得*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资质,有望跻身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行列;乐之陶陶艺有限公司接受定制的28口口径长达1.2米的千斤大缸,全部由手工盘条、高温釉烧而成,创下了湖北省陶瓷历史上最大千斤缸的烧制纪录,甫一推出,便深受市场好评,各项订单纷至沓来,排到了下半年。
今年5月26日,第六届蕲艾文化节期间,高全*作为湖北乐之陶陶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分别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颖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吕枫韵教授等人签订合作协议书,聘请他们为决策咨询顾问,将吸纳楚陶文化内涵挖掘、陶瓷文化产业技术支撑和艺术品网络传播等领域的智慧力量,实现专家教授科技人才智力与非遗传统技艺的无缝对接,矢志振兴管窑手工制陶事业。
管窑镇*委书记徐红霞由衷点赞高全*这位回乡创业高材生:“他的回乡对我们开发好管窑非遗陶艺文化,引入现代制陶企业管理制度,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陶瓷文化品牌、拉动陶瓷文化旅游都具有示范意义!”
作者/来源:荆楚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