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花月球
“冬至”十五天不长。
但是,冬至在漫长的中国文化中却跋山涉水,并非一日而成。
在文化意象里,“冬至”其实丰富到让你咂舌,原来有这样一个“冬至”你也许从未理解。
1:阳气生,为“岁朔”
中国人的文化观里认为,天道循环,万物苍生皆有灵性,连节气也不是孤立于性灵之外的东西,因此便因为节气生出种种情愫,赋予人有别于往昔的韵致。
溱桑在《此日无事》里说:“你来时冬至,但眉上风止,开口是我来的稍稍有些迟。大抵知心有庭树,亭亭一如你风致。”
写尽了冬至的风情。
年的12月22日,我们迎来了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意思说冬至这一天,太阳开始从北回归线往南移动,阳气开始生起,一点一点增强。但是因为昼短夜长,达到极致,往往天气至寒。
《通纬孝经援神契》里记载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冬至为“岁朔”,为阳始,为情谊,为希冀,也为更替。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寄托了人们对一年即将结束的紧迫,对春天的翘首企盼,也彰显着寒到极致,围炉情暖的至信。
2:冬至三侯
古人赋予每一个节气不同的物候现象,以此顺应自然规律。冬至三侯和三种生物有关。
一候曰:“蚯蚓结。”
在古人的观察中,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作为阳气生发的起点,用蚯蚓来标识冬至最为贴切。但是,阳气初始极为微弱,还不足以和强盛的阴气抗衡。因此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在冬季冰封的土层下面,安然度日。
它静静等待春雷之时的阳气躁动,为再一次的生发积聚力量。
二候曰:“糜角解。”
“麋”据古书记载,长相非常像鹿,是一种吉祥之物,也是先民的图腾和祭祀之物。古代的皇家园囿,就有饲养这种动物的记载,即作为狩猎的对象,也作为宗教仪式中的祭祀之物。
“麋”还被认为是贤者的象征。《孟子》中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便是这个意思。
糜与鹿虽然长相相似,但阴阳不同,糜角朝后生长,属阴,冬至阳生,因此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曰:“水泉动。”
古人认为:“水者天之阳所生,故阳生而动”。
这时候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感知了大地最细微之处的变化。我们常常以为的暗流涌动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了。
3:历史与风俗
每一个节气都有它专属的风俗,冬至是一个有仪式感的节日。
古人曰:“冬至大如年,”极其重视这一节日。*帝时期,定冬至为岁首,便将冬至祭祀天地,作为了一种典礼。等到东周确立礼仪,冬至更是成为了法定节日,隆重进行祭祀活动。随着国家大典的推行,和朝代更迭,到了唐代,冬至的影响力更大,已经成了庶民同欢的节日。除了祭祀天地,还要祭祀先人。
这一习俗到了明清时候,因为家族祠堂的繁盛,更是成为了祭祀先人的专属。并且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多地方仍在承继。人们把冬至叫做“冬暖节”,给去世的亲人烧纸,祭祀上香,称曰送“冬衣”。
“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冬至的另一习俗就是数九。
有这样一首歌谣大家耳熟能详: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为“阳始”,便由这天开始“入九”,围炉数九开始了。人们以九天为时间单位,从第一个九天,到第二个九天,以此类推,行进着向春天迈进的步伐。《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因此九九便为阳数的至极,所以等数到第九个“九”,刚好是九九,由此“出九”,循环结束。
因为“九九”之术,在古人的推演中画下来计算,因此“数九”也“画九”,用图画的形式作为玩乐。等到阳气和阴气匹敌,万物感知因此带来的温暖,开始复苏,春天来了,农事开始,人们的生活又迈进了新的纪元。
虽然从冬至开始,要经历天气最为寒冷的“三九”天气,但是任何到了极致,便会衰退,恰恰是这种至寒,才让我们感受了春回大地的可贵。
除了祭祀、数九,有些地方盛行冬至摔瓜。
据说摔瓜这个习俗从上古年间就有。在《周易》中地雷复卦来表示,冬至一阳生。摔南瓜即震动,表示阳气回升。人用摔破南瓜迸发的阳气熬粥而饮,就等于吸收了阳气。也有人说,摔南瓜就是摔“难关”,意欲从岁首难事打破,来年将会一帆风顺,有占卜的意思。
不管哪一样,这个行为都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4:养生与美食
《*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意思是说,冬季主藏,阳气内收,因此保护好身体的阳气,才不会得病。补阳气是冬天的主角。人们认为除了穿衣保暖,吃和睡觉都养阳气的好方法,因此提倡冬日早睡晚起,多食用滋补阳气的食物。
冬天适量吃羊肉、牛肉等温补的食物。但因为肉食比较油腻和很难消化,不宜吃太多。冬天缺乏运动,进补过剩,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进补的同时,也要注意添加蔬菜同食,最好配以萝卜、白菜、山药等食材。并且因为吃多了火大,适当增加一些水果以及生津的食物,会更好。比如荸荠、藕、梨、大枣、苹果等等。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专属的食物,比如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重阳节有“重阳糕”。
冬至的标配食物是饺子。冬天天寒,容易冻着耳朵,而饺子形如“耳朵”,人们认为吃饺子可以保护耳朵,就把饺子作为了冬至的节日食物。
饺子是一种包罗万象的食物。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几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作为饺子的原料。荤素都可以,酸甜苦辣五味具有,各种饺子的馅,无法盛数。青菜的,肉的,野菜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天上飞的,地下游的,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来做饺子的馅料。
“好吃不过饺子”,不是虚的。它是包涵,也是盛放,更是好合和团圆。
我们国家南北方差异极大。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却吃汤圆。汤圆和饺子虽然有大不同,但是寓意却极其相似。
除了汤圆饺子,很多地方也有自己的冬至地域美食。比如有的地方叫冬至“熬冬”,吃煮羊头。还有的地方,吆喝一声,吃羊肉粉,等等。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评论区留言,写下自己的家乡冬至吃什么,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5:文人心中的冬至
冬至里包含着文人诸多的消寒雅事。观梅,赏雪,品茗,围炉,对弈等等诸如此类。这里有他们的哀伤,也有他们的欢乐。
文人雅士,甚至会因为闲来无事搞起消寒活动,或者相约九人饮酒,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或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或作九体对联,以助雅兴等等。
“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长河结瓓,层冰如玉岸”里,是南北朝诗人鲍照对时节易逝,人生难免聚散离合的愁情思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白居易的思乡情重。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是陆游的看似平淡。
实际心底却是夫妻别离,家国梦难圆的惆怅,但表面已经波澜不惊。
冬至,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赋予了生活不同。
窗外的梅花,飘飘白雪,长长冬夜,心底往事,也许会泛上渣滓。曾经深爱过的人,用心做过的事,都一一呈现。记忆却也承载在别样的味道,慰藉心田,但唯有眼前的一切真实,触手可及。
因为四时变幻,人事更替,在所难免;冬至过后,春意吐露,枯木迎春,又是良辰美景,岂能莫负?
人,终究是要往前看,看到更远的未来,看到春光灿烂,等到昙华正盛才是平常故事!
共勉!
我是桃花月球,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