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明日重阳节,怎么带孩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TUhjnbcbe - 2023/8/12 20:37:00
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m.jpm.cn/article-123588-1.html

九月初九,日月并阳,故称之为重阳。“九”又与“久”谐音,九九更是让人联想到长长久久,以及长寿安康等吉祥含义,所以重阳节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个节日,此外,它还是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

踏秋、晒秋、赏秋,是重阳佳节的重头戏,在以“秋”为主题之下,古人们延伸出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带茱萸香囊、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以及最受以前的“老爷们”喜爱的被称之为“长寿酒”的菊花酒。

在中国有两个女儿节,一为七夕,一为重阳。七夕为年轻女子乞巧以及祈求姻缘的节日,而重阳节是已经出嫁的女子们回娘家的日子,故而重阳也有团聚的含义。到了现代,年,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背后的意义就更加深远。

从祭祀天地、祭祖到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再到如今的敬爱老人,一步步走来,重阳节寄托着中国人越来越多的美好愿望,是值得我们好好了解,并有仪式感的去度过的佳节。

登高

在重阳这一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在重阳节的各种传说中,其中有一则九日有灾,登高避之。若是穿越回古代重阳节那一日,不管是哪个朝代,最壮观的景致估计就是一群又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男女女登高爬山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著名诗作《登高》就很形象的描述了这一热闹场景: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圣杜甫的《登高》被清代学者杨伦称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认为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因这首诗歌有种悲凉沉郁之感,以及其他诗人例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及江边枫落菊花*,少长登高一望乡,关汉卿的“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等等,让今人有种错觉,误认为重阳节是有点凄惨惨染着愁绪的节日。但事实上,由于这一天大家爬爬山,喝喝酒,作作诗,再吃点重阳糕,好不乐哉,因此,重阳节更多扮演的是狂欢节的角色。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仙李白是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潇洒不羁之人。在某一年的重阳节,他登上了传说中的龙山,昔日“东晋最大野心家”的大将*桓温曾在重阳节这天,召集部下,来龙山登高宴饮。在觥筹交错之间,一阵风吹走了其中一人官帽,饱读诗书的大将*,不满此人帽子被吹走了,却仍然全然不顾继续狂饮酒的举动,骂其有辱斯文,谁知该人却反而作了一篇文来反击。一来一去,大将*虽然脸面全无,但也甘拜下风。这段故事广为流传下来。据说这位淡定的反击大将*的人名蒙佳,是大名鼎鼎的陶渊明的外祖父。李白在登上龙山最高处喝菊花酒时,突然想到这段野史,于是作了一首戏谑之诗:

九日龙山饮(唐)李白九日龙山饮,*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在第二天,李白还意犹未尽,又重爬了一次龙山,并作诗一首: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中国自古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说法。文人们对山的喜爱,在重阳节这一天被放大到极致。

赏菊、喝菊花酒

为什么重阳节这一天会赏菊呢?众说纷纭呐,但有两种说法流传最广。

传说1:陶渊明的影响

重阳节在魏晋时期才开始变得普遍并广受重视起来,文人在宣传这个节日上功不可没,重阳之时正好也是菊花开得最艳丽之时,加之大文学家陶渊明的影响,赏菊这一传统就代代相传了下来。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推崇陶渊明风范的人都效仿之,故而慢慢的成为一项习俗延用下来。

传说2:汉武帝的指令

在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里曾有记载,在一个叫做“甘谷”的村庄,村边的谷水甘甜,山上长满了很多很大的菊花,花瓣落入水中,使水含有花的清香。更有意思的是,村里三十多户人家喝了这泉水,都活到了百岁以上。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赏菊并饮菊花酒,说是能令人长寿呢。

中国文人向来有以物寄志的传统,从陶渊明之后,菊花多象征着遗世而独立的君子气概。在不同文人的笔下,菊花也演绎除了诸多有趣味的故事。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场景,湘云请众人以“菊花”为主题作诗一首,宝钗要求大作诗12首,且必须都有菊字:“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在众诗中,黛玉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笔笔都是以花喻人的自赏和自怜。

文人爱菊有着悠久的传统,但菊花不仅仅是文人喜欢,从上至皇族下到平民百姓都爱它。在两宋时期,重阳赏菊之风气极盛,那一天菊花打败一切花种,成为万花之王。据史料记载,北宋时菊花品类就达七八十种之多。酒家还会把菊花扎成门户,来招徕客人。到了明代,菊花更成为市井必备,被堆砌成山放在酒铺门前,争奇斗艳。

现代人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很难有赏菊的雅兴。但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一些菊花,也算是一番美事。

准备材料:皱纹纸、长棍、包装纸等。

放风筝

秋高气爽,风光明媚,重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也有放风筝的习俗。清嘉庆《澄海县志》载:九月重阳,是月竞放风筝,清光绪《潮阳县志》也说:重阳,儿童多放纸鸢。

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还有一种说法,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它,因为如果丝线断了,则寓意着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把握住一年中最后艳阳高照的日子,和孩子一起做风筝、放风筝,也不失为一件雅事、乐事。

材料准备

A4卡纸,透明薄纸,麻绳,竹签,剪刀,美纹胶,打孔器。

将A4纸对折,按图再折出。

将竹签裁出如图比纸稍短一点的长度,再用美纹胶固定。

将薄纸裁成条,再粘到纸的下部。

在对折线靠上位置打孔,再穿上绳子,

一款颜色淡雅的小清新风筝就做好啦!

佩戴茱萸香囊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茱萸结果时正当重阳,可以入药,有止痛、理气、治霍乱、防蚊虫叮咬的效果。人们相信佩戴茱萸香囊或者插茱萸可以留下重阳节的阳气,以阳退阳。

敬老节

重阳节发展到现代,已经成为了敬老、爱老的温馨节日。在10月17日重阳佳节来临之前,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准备一些亲手制作的礼物,表达自己的孝意和爱意吧。

爱心纽扣卡片

用五颜六色的纽扣,做成一朵朵小花的样子,写上对长辈们的祝福,用这份小小的礼物,传递自己的心意。

准备材料:纽扣、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温暖的双手卡片

做上一个这样卡哇伊十足的卡片,看着它,爷爷奶奶们似乎都能想象出孩子制作卡片时那可爱的模样。礼轻情意重,相信他们在收到这样的卡片后,一定会很感动呢。

绒绒球照片卡片

天气变冷,做一个这样让人感觉到暖暖的的绒绒球卡片,放上自己开心大笑的照片,感觉寒冷都被这炽热的真心熔化了呢。

除了以上各种很可爱的小卡片,还可以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写一封信哦,或者做个他们形象的纸杯装饰,让这个重阳节因为这些小礼物而变得温情十足。

重阳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赏花喝酒吟诗,这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充满仪式感的行为,可能做为一个现代人,实现起来有些难度。但随着*府将重阳节定义为敬老节,人们过节的方式也悄悄的发生了些变化。这一天,爸爸妈妈们可以带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和孩子一起去见父母,全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就是最美好的团聚时光。陪伴,就是最好的尽孝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日重阳节,怎么带孩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