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千姿百态的中秋欢庆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
TUhjnbcbe - 2023/9/4 21:31:00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nk/a_4577569.html

今年的中秋佳节正逢国庆长假,家国同庆,花好月圆,仿佛“迟来的春节”。

中秋节为何是团圆节、狂欢节?月饼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毛豆和芋艿怎么也在中秋节这一天过生日?

循着历史长河逆流而上,让我们走近这些千姿百态、你或许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看看它们如何共同指向诗情画意、美满团圆的理想,又怎样历经时光淬炼,凝聚成承载民族心理情绪的文化符号。

丰子恺《松间明月长如此》

八月十五日或许本来就是唐代“国庆”千秋节的尾声,只不过在逐渐演化过程中保留了关于明月和长生的瑰奇想象,成为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又是一年中秋时。今年的中秋与国庆当天,恰好交叠在一起,看起来有些特别。

中秋节因循农历,唐代开始定型。国庆节则因循公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有的节日。到了今天,公历、农历的月日组合会以十九年为周期循环一次。今年中秋、国庆重叠的情况,在年、年也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是,中秋节民俗形成的历史,与古代的“国庆”并非全无因缘。

这个“国庆”指的是唐代的国家级庆典“千秋节”,也就是是唐玄宗的生日,始于开元十七年(年),为八月五日,全国上下放假三天,后来改称“天长节”,但是民间仍习惯用“千秋节”称之。唐朝由盛转衰以后,千秋节庆典曾一度中断举行,这时杜甫作诗说:“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千秋节有感二首》其一)由此可知,玄宗时,作为皇帝生辰的千秋节是一代诗圣心中八月的象征,也是他关于盛唐的重要记忆,中秋节暂时还排不上号。千秋节宴在长安著名地标“花萼相辉楼”举行,玄宗诗《千秋节宴》诗中说“玉宇开花萼”,就是记录这一宴会开设的地点。此楼极为高峻富丽,皇帝居其上,俯瞰广场。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剧集《长安十二时辰》,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都曾对这座唐代名楼进行了视觉上的呈现。杜甫还在诗中回忆千秋节的盛况称:“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千秋节有感二首》其二)宴会声势盛大,有如人间仙境。玄宗朝皇室之奢靡从中可见一斑。杜甫诗中说“仙人张内乐”,所演奏的音乐,很可能就是家喻户晓的词牌“念奴娇”的原曲《千秋乐》,“念奴”是天宝年间著名的唐代女歌唱家的名字。后来《千秋乐》传入日本,成为了日本雅乐中的散场曲。时至今日,日语里仍将一场演出最后一个节目称作“千秋乐”,含义类似于国人所说的“大轴子”。

有趣的是,千秋宴中一个重要的“生日礼物”是“镜”。王公贵戚会向皇帝进献“金镜绶带”,而皇帝也会将“金镜”分赐群臣。据孙机先生考证,这种在千秋节上使用的镜子,常常以月为主题。玄宗《千秋节宴》诗中说“月衔花绶镜”,张说也有诗中说“金镜抱仙轮”,可见镜上有明月的形象。今天考古发现的唐代铜镜,有不少就以月宫为主题。其中有一面“双鹊盘龙月宫镜”,上方以小圆形表示月,有桂树、兔子等形象,下方为海,龙舞其上,还有一对喜鹊衔绶带向月飞翔。龙是皇帝的象征,描写千秋节的诗句里也会提到月宫、飞鹊,则这样的唐镜,很可能就是在千秋节这天使用的月宫镜。

八月初五并非月圆之夜,为什么八月初五的“千秋节”会进献月宫镜?这可能是因为月宫这一道教仙境在唐玄宗还在世时就已经和他个人的形象融为一体了。这就是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传说笃信道教的唐玄宗,曾在某个八月十五夜借助某一道士的力量,步入虚空,漫步月宫,甚至还有说唐玄宗在月宫聆听了仙乐,传给杨贵妃,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此事在《开元天宝遗事》和《太平广记》的“罗公远”“叶法善”条目都可见到,罗、叶两人分别是这一传说中的道士。今天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敦煌本《叶净能诗》,叶净能就是故事里的道士。千秋节进献、赏赐“月宫镜”,与这一传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说“千秋节”是“人间仙境”,不仅是夸张修辞而已,古代帝王自比神仙是常态,连唐玄宗也未能免俗。唐代的中秋玩月诗,多集中出现在开元以后,很可能也与这一传说有关。

玄宗退位以后,千秋节仍然继续举办,经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直到唐宪宗才废除,延续了近八十年。千秋节撤销以后,诗人戎昱作诗《八月十五日》怀念道:“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这首在八月十五日作诗怀念千秋节的诗,表明在唐人心中这两个相近的日子关系匪浅。那么或许可以这么推测,八月十五日本来就是千秋节的尾声,千秋节撤销以后,民间出于对八月举国欢庆的怀念,将满月临照的八月十五之夜作为千秋节的替代,加以庆祝。相比千秋节,八月十五之节保留了关于明月和长生的瑰奇想象,成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今天考古发现的唐代铜镜,有不少就以月宫为主题。其中有一面“双鹊盘龙月宫镜”,这样的唐镜很可能就是在千秋节这天使用的月宫镜

文学中,赏月很早就与“渴慕团圆”产生了关系;到了宋代,民间对于中秋节的庆祝,通宵达旦,堪称“狂欢”……不论什么样的中秋欢庆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指归

自唐代兴起之后,民间的中秋风俗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了丰富多态的面貌。

以唐代而论,中唐以后的中秋节总体是一个道教气息浓重的节日。汉地本土固有的传统节日,日、月数相同的“重日”之节,历史更为悠久,如上巳节、端午节、重阳节都是如此。“十五”之节多为后起,往往与宗教信仰关系重大,例如道教以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之上元节,七月十五为“地官赦罪”之中元节,十月十五为“水官解厄”之下元节。八月十五也是一个“十五”之节,唐诗中写到八月十五赏月,多是在道观里,诗句也经常借助道教神仙典故。例如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虽然是单纯地邀请友人一起赏月,赏月的地点却是在道观里。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也是在道观赏月,诗中写道:“少君引我升东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仿佛置身并非尘世的清虚之境,道教文化对于文学表达的影响显而易见。

但是,如果仅仅将唐代的八月十五夜当作道教节日又未免偏狭。文学中,赏月很早就与“渴慕团圆”产生了关系。例如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一诗就说:“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将望月思团圆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谢庄的《月赋》也说“隔千里兮共明月”。此时的月还没有特指八月十五之月。当唐人试图表达八月十五这天望月的心绪时,客愁、闺思这样的传统题材也会进入他们的笔下,比如白居易诗中就说:“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到了宋代,民间对于中秋节的庆祝,一改唐人的清虚之风,反而是或聚集家中,或流连夜市,纵酒欢乐,通宵达旦,堪称“狂欢”。南宋吴自牧记载道:

“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这一天没有宵禁,夜市直到清晨十分,游人也一直玩乐到清晨,哪怕是穷人也要置酒作乐,不肯放过。这样的狂欢场面和唐代的元宵节颇为类似。据学者分析,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之所以要有通宵不寐外出的狂欢节,就是要借助打破生活节律,带来一些生物钟的变化,并且提供一些打破贵贱、贫富界限的机会,让阶层相对固化的社会得以片刻松弛,让终年辛苦劳作的人们解开精神上的束缚。

中秋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不少民族如壮族、满族、仡佬族等,都有在八月十五这天过节的习惯,节庆活动也多与月有关。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分辨这些各种各样的中秋欢庆民俗是相互之间受到了影响,还是晴朗秋夜的明月唤醒了各地人民的共同心理。不论是什么样的节庆活动,都是以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指归的。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发展出了有特色的中秋活动。比如日本在八月十五前后有“月见”的活动,连续七天观赏月相变化,盘中供设赏月馒头、秋季水果,瓶中插供芒草与七草。在韩国,中秋节是一年中的第一大节,放假三天,合家团圆,很多身在外地的人会不顾一切为此踏上旅途,是一年最繁忙的时候。

马远《月下把杯图》

北宋时流行的中秋节令食物是“玩月羹”;至于月饼,明确的记载出现在南宋;到了明朝,月饼是家家户户相互馈赠的礼物,取团圆之义

今天常见的中秋点心是月饼,但是月饼一词在北宋时还不常见。这时流行的中秋节令食物是“玩月羹”。据《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是羹始于何处?《清异录》中振振有词说是开封一个叫“张手美”的店家专卖的,这个张手美会根据不同的节令推出不同的美食点心。不过,一般认为《清异录》属于“伪典小说”,换言之就是文人在依靠想象力吹牛。虽不可靠,但引人遐思。据说旧时的上海,也就是松江地区,中秋节也有吃“玩月羹”的风俗,由桂花、莲子、红枣、菱、生梨、杏仁粉调制而成,或许和宋代记载的风俗有关。

至于月饼,明确的记载出现在南宋。北宋苏东坡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虽然经常用来形容月饼,但是细究原诗,只是说自己和一位喜欢自己诗歌的友人同席,没有明说是“中秋”“月饼”,用它来形容月饼,就是古人“赋诗断章”之义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明确写到“月饼”之名,是一种蒸点。

到了明朝,月饼是家家户户相互馈赠的礼物,与今天别无二致。《西湖游览志会》称“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北京岁华记》中还记载说,北京民间的中秋节,除了饼面要画月中蟾兔以外,家中还要设“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彭蕴章《幽州土风吟》也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瑶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就是指当地的贴符、制饼这两大节日风俗。此外,北京还有一种节日用具“月光纸”,是纸肆中售卖,为祭月之用。《帝京景物略》中更加详细地写了中秋祭月的仪式: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在祭月仪式中,使用的果饼必须是圆形的,应该是用来象征满月,月饼最大直径甚至可以达到二尺。祭瓜要刻成莲花的形状。月光纸的大小三寸见方至丈馀不等,上面画着坐在莲花上的月光菩萨、月宫和捣药兔的形状,金碧辉煌,是一种佛道信仰合流的产物。家中在月出方向设“月光位”,拜月,焚月光纸,撤供,将供品分给家中每一个人。此外,回娘家的已婚女性这天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一天还被称作“团圆节”。不论是杂糅的宗教元素,还是合家团聚、分享供品的程序,都凸显出这是一种世俗的祭礼,寄托了民间对圆满家庭生活的向往。

北京的祭月仪式较为复杂。在我国南方大部,如四川、江苏、浙江,都只是向天拜月而已。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广东潮安县中秋节这天祭拜女神,俗称“拜月娘”,与北京的月兔崇拜有较大的区别。旧时上海地区的中秋祭月也有不少特色,供品有毛豆、芋艿,此外还有观赏仙鹤的习惯。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

在旧时上海地区,中秋祭月必须要有毛豆、芋艿,意为“毛一千、余一万”,寄托了生活富足的愿望,此外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中秋风俗——观赏仙鹤

在上海的民俗里,中秋节这天还是毛豆和芋艿的生日。上海民俗中不少作物都有生日,如七月二十为上海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的生日(见《上海杂志》卷五)。“八月半”这天何以成为毛豆、芋艿的生日(见《上海县志》社会篇)?或许和这一天的毛豆、芋艿的滋味有关吧。因此,在旧时上海地区,中秋祭月也必须要有毛豆、芋艿,意为“毛一千、余一万”,寄托了生活富足的愿望。此外祭月之物,还有菱、藕、石榴、柿子,为“前留后嗣”之意。

据《上海通志》记载,旧时祭月,首先是烧斗香,从午后即开始。富家香斗颇大,为纸制,香高尺余,扎龙门牌坊,精细刻纸,金碧辉煌。好事者则集资在公共场合设置面缸充当的大香斗,比家用的更大,高香粗如庭柱,近一人高,十分气派。同治《重修上海县志》说“中秋赏月,礼斗、烧斗香”,清末《上海县竹枝词》中说“中秋赏月竟开筵,月饼堆盘月样圆。礼斗香还烧大斗,南园向最盛香烟”,就是讲中秋烧斗香的风俗。

此外在旧时的上海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中秋风俗是观赏仙鹤。仙鹤本来是松江华亭的重要鸟类,鹤又是高士的象征,陆平原临终前曾借思念华亭的鹤唳声,抒发对过去故乡自由生活的怀念。后来随着人类活动,鹤的踪迹变少,但传说中秋节这天仍然有鹤出没。嘉庆《松江府志》载:“八月十五,中秋节,食月饼,登楼台赏月,观鹤。”堪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今天的上海早已高度城市化,但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升,会不会还有机会听到传说中的华亭鹤唳声呢?

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帖》

来源:文汇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姿百态的中秋欢庆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