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各地分布着一种落叶小乔木,每年六月开*花,九月结红果。这种椭圆形的小果可以作为食用作料,也可以入药治病。在古代重阳节,民间有随身佩戴红色果实的习俗,还有很多与它有关的诗文,可谓妇孺皆知。如今,除了药用,很少有人食用它了。要想知道它衰落的原因,就要先了解这颗用途广泛的小红果。
这种红色果实味道辛辣,入菜烹调,别具一格,古人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茱萸”,又名越椒、艾子、藙(读yì)、樧(读shā),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的植物,主要分为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等三类。
上图_茱萸,又名“越椒”、“艾子”
生长在吴地的茱萸质量最好,因此叫做吴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这就是山茱萸,两种茱萸都是传统的中药材。食茱萸的枝干上布满了瘤乳状尖刺,连鸟都避之不及,留下了“鸟不踏”的怪名。食茱萸和花椒、生姜作为香辛料,经常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有“三香”之称。
《礼记·内则》记载:“三牲用藙。”说明西周时期,民间烧制肉食,习惯用茱萸解腻去腥。到了西汉,川菜中普遍用茱萸增味提鲜。西晋左思的《蜀都赋》中说“其圃则有蒟蒻、茱萸”。成都当地开始栽种茱萸,作为经济作物,满足日常饮食的需要。
茱萸中含有辣椒素,这是一种生物碱,主要由血清素、吗啡、可卡因、长春碱、马钱子碱等成份组成。食用辣椒素,能使人体心跳加快,唾液和汗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加速,强烈的刺激造成的兴奋感,导致大脑释放内啡肽,随着内啡肽的增加,类似于肾上腺素的多巴胺浓度升高,使人在短时间内处于愉悦状态。辣椒素经过一系列的传导过程,能够增加食欲,促进血液循环,产生精神快感,这解释了人类喜欢吃辣的原因,也是古人种植和食用茱萸的原始动机。
上图_《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年-年),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
《齐民要术》记载了四川人用茱萸腌鱼的具体做法:鲤鱼切成长二寸、宽二寸、厚五分的鱼片,洗净撒盐,压石控水,将糯米饭、茱萸和橘皮、酒搅拌均匀,作为腌鱼料,在瓮中把鱼片和腌鱼料交替层叠,最后用菰叶封口。一个月后,制成的腌鱼清蒸、烧烤皆可,尤以熬汤滋味最美,鱼香四溢,咸鲜可口。
唐代四川诗人李颀有诗云:“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汤饼就是常见的面条,李颀吃面时放了两粒茱萸,用以调剂口味。明代《本草纲目》认为食茱萸“味辛而苦”。在四川、湖北一带的民间,有用食茱萸制作“艾油”的传统,“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北宋名医钱乙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等六味中药,创制了一剂补肾良方,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六种药材功用不同,其中山茱萸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这剂药方就是著名的“六味地*丸”。除此以外,知柏地*丸还有很多中成药,都以山茱萸为主药。
上图_《淮南万毕术》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作者是西汉淮南王刘安
现代研究表明,山茱萸含有丰富的山茱萸甙、皂甙、鞣甙,马草鞭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西汉淮南王刘安认识到了茱萸的药用价值,在《淮南万毕术》提出:“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辟*魅。”其实就是利用茱萸的活性物质,保障日常用水安全。因此,茱萸又称为“辟邪翁”。
茱萸还和民俗有关。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二九重合,有着特殊的含义。农历九月九日,正值茱萸成熟之际,百姓“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由此就有了重阳节。据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宫廷“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汉廷宫人在重阳节头插茱萸,吃着甜糕,饮菊花酒。茱萸和菊花结合,达到辟邪祈寿的目的。这种习俗始于汉代,成于晋代,盛于唐代,民间把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会。
上图_屈原(约公元前—公元前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治家
茱萸的文学形象,经历了从负面到正能量的特殊经历。先秦时期,楚国屈原的《离骚》中有:“椒专佞以慢幍兮,榝又欲充夫佩帷。”诗人将花椒和茱萸贬低为恶草,认为君子不宜将其收入香囊。很明显,屈原是不吃辣的。
随着重阳习俗的兴起,民间对茱萸的看法逐渐改变。三国时期的曹植在《浮萍篇》有云:“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茱萸形象由负转正,可以与桂兰媲美。
在唐代,茱萸成为重阳节应景的标志物。李白的“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表明九月茱萸成熟,重阳插花消灾。李峤的“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是把茱萸铺陈在席上。李乂的“捧箧萸香遍”,说明民间有分享茱萸的传统。杜甫用“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抒发自己的不满和伤感。
不过,最为著名的茱萸诗,还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完美地表达了乡愁和思亲的情绪。
上图_辣椒
明末,辣椒出现在中国,动摇了茱萸的统治地位。辣椒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的辣椒素,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排名第一。与辣椒相比,茱萸“有小*”,不能多吃。清初,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地,民间广泛种植辣椒。据清末文文献《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相较嘉庆之前,四川还没有种植和食用辣椒的记载。
此外,随着医疗生活水平的提高,宋元民间对疾病瘟疫的恐慌逐步弱化,开始追求延年益寿,因此,插佩茱萸不再是重阳节的主流,百姓赋予菊花“延寿客”的使命,逐步成为节日的主角。最终延寿客的风头压过了避邪翁。
上图_山茱萸
茱萸的辛辣口感,凑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成为中餐的经典口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至今少数地方仍在食用茱萸,而茱萸的药用价值正在不断开发利用。尽管辣椒异*突起,坐稳了辣味一哥的地位,但茱萸辣味始祖的名声实至名归,它体现的文化基因,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礼记内则》《齐民要术》《本草纲目》《淮南万毕术》《西京杂记》《离骚》《清稗类钞》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