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
TUhjnbcbe - 2023/9/29 16:38:00
白癜风发病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比较庞杂,主要由佛、道、儒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

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时常说的传统文化,其实多半都是指这些常常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五“破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

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日”

夏历冬至后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

四月五日“清明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七月七日“七夕节”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三十“除夕”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全国大多数人是汉族,所以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服饰,汉文化是我们的基本文化。

汉文化一般指汉人创造的文化;也可以理解成汉朝的文化。又称为中华文化、华夏文化、儒家文化;指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儒家文化为骨干不断演化、发展而形成的文化。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正月一日是农历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正月初二回娘家,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岁时风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日,各地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也称“迎婿日”。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五穷也叫五*;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出自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

打扫卫生是彻底的大扫除,打扫完之后,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大搞卫生的。屋内打扫是可以的,但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是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地,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

初五俗传也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图吉利,人们以各种方式迎接财神。每到大年初五零时零分,人们就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就是“迎财神”。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元时把“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南方“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仍沿用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民间有许多禁忌避讳“龙抬头”,诸如此日家中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再者,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

陕西的关中地区这一天,妈妈会前一天炒好“齐子豆”,准备给家里人。齐子豆就是用油、水和面,然后切成小立方体,再用油炒了。有的地方会把花生和齐子豆一齐炒。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是汉族节日,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还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三月三拜蚩尤说法。

自三国曹魏以来,定三月初三日为上巳节。这个节日对今天的我们相对陌生,但却曾是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也是中国人真正的情人节。

三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者毕出,萌者尽达”。正因如此,先民选定三月巳日作为生命之神的复活节。生命之神往往等于大地之神与婚姻之神,故为迎接生命之神,先民展开社神祭祀、男女求子等活动。

那么三月初三上巳节具体是做什么?《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病),为大絜”。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诞辰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天后天妃天上圣母妈祖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年)九月初九逝世。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多年的历史。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四月五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五月五日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喝雄*酒等等。

七月七日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七月七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关于七夕的诗,最为经久传唱的,应该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国民间相传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施孤、斋孤、地官节等。因为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节。湖、湘、川、陕一带以七月十四为“中元节”,又称“月半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中元节一般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半祭祖节归民间世俗。

在民间的中元节俗中,放灯是最盛大的活动。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以纸糊成荷花型,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为其引路。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陕西民间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青翠的茱萸,并且左邻右舍互相赠送以庆佳节。

腊月初八的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俗称“腊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腊月三十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1、贴门神: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不敢入门为害。人们就在两块桃板上,画上神荼和郁櫑的像。置以门侧,以御百*骚扰;这是传说中最早出现的门神形象。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2、贴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朝鲜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3、贴年画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以《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为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年画有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

4、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传统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5、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6、放爆竹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7、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时,主妇们也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年夜饭。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吆喝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冷盘、热炒、点心,火锅、鱼等等象征吉庆、家运兴旺的菜肴美美一桌。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要一点。

8、给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9、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10、踩祟: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11、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油炒*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陕西关中一带基本都是大年三十傍晚去上坟,一般都是父亲带着儿子去,目的是让下一代认识自己的亲人坟头在哪里。去时带上提前准备好的:鞭炮、烧纸、香烛、酒水和果品等;寓意是给故去的亲人提前送钱粮同过年。

12、送财神: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等等之类的话语。还有装扮成财神模样,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去散发财神像的。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转到别家去了。

13、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因为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14、隔年饭: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分享至此,想必大家对于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谢谢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