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山东地区,尤其是胶东,便是道教的发源地。这里的道教传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那个时代,尚未有新道派的出现,也缺乏有影响力的道教理论家。正是这些条件为王重阳的传教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他毅然决然地前往胶东沿海一带,开展了自己的传教事业。
全真七子王重阳随身只带着一枚铁罐,一路上化缘乞食。历经漫长的三个多月跋涉,于大定七年(年)的闰七月来到宁海州。
马珏在宁海州的怡老亭(后改名为遇仙亭),王重阳遇到了未来的大弟子,丹阳子马珏。
那时候的马珏还叫马从义,字宜甫,世为宁海显族。当时的王重阳吃瓜与众不同,从瓜蒂开始吃,引起了众人的惊异。他说:“甘向苦中来。”当众人询问他什么是道时,他回答道:“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
马从义被王重阳的言行所吸引,便将他领回家中,并为他建了一座名为“全真庵”的房子。《金莲正宗仙源像传》认为:“全真之名,盖始于此。”这就是全真教的由来。
但是,马从义并没有立刻离家跟随王重阳学道。
王重阳有心点化他。十月一日,王重阳要求马从义将他锁在全真庵里,约定一百天后见面,期间每天只吃一餐。他还向马氏夫妇索梨来吃,意在劝导他们“分离”,弃家入道。
直到第二年二月,马从义才正式跟随王重阳离家修道,并改名马珏,字玄宝,道号云中子,后又取字山侗,道号丹阳子——这就是全真七子之首的丹阳子。
丘处机当年九月,王重阳又收下了他的另一个大弟子丘处机。丘处机是登州栖霞滨都人,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聪明机敏,但没有机会读书。十九岁时隐居昆嵛山学道,在马珏的介绍下来到全真庵拜见王重阳。王重阳一见非常喜欢,收为弟子,取名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让他掌管文翰。此后,丘处机日记千余言,诗文上也卓有成就。
谭处瑞是年冬,宁海人谭玉来求见王重阳。谭玉字伯玉,因曾醉卧雪中而感风痹之疾,服药无效,听说王重阳在马从义家,就来求王重阳为他治病。王重阳让他和自己同宿。晚上天气非常寒冷,屋里炉灶清冷,谭玉冻得浑身发抖。王重阳伸出脚让他抱着,一会儿就出汗把被子给湿了,感觉好像在蒸锅里。
第二天早晨,又让谭玉用他洗过的水来洗脸,老病马上就痊愈了。谭玉非常感激,遂执弟子之礼。后又休妻,一心跟随王重阳学道。王重阳为他重新取名处端,字通玉,道号长真子。
王处一大定八年(公元年)二月,宁海东牟人王处一和母亲一起来见王重阳,请为弟子。王重阳给他取名处一,道号玉阳子,给他母亲取名德清,道号玄靖散人。二月末,王重阳带领马任、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四人到昆嵛山石门口,开凿烟霞洞,在其中修道。
郝大通大定八年三月,一位名叫郝升的宁海人踏上了前往烟霞洞的旅途,心中充满了对王重阳的敬仰和渴望。郝升自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孝顺至极。他喜欢读《周易》,精通阴阳术数之学,以卖卜为生。
在大定七年的九月,王重阳在宁海街上行走,偶然遇见了郝升,被他的言行所吸引,就想点化他。于是背对卦摊而坐。郝升不解地说:“请先生回头。”王重阳淡淡一笑,问道:“君何为不回头耶?”这个场景让郝升大为惊异,他跟随王重阳回到住所请教,恍然大悟。但由于母亲尚在人世,他没有出家修道。
直到母亲过世后,郝升才有了机会来拜师学道。王重阳给他改名磷,道号恬然子。后来,他又逢异人得名大通,字太古,道号广宁子。
八月,王重阳带领五名弟子从烟霞洞迁居文登县姜实庵,建立了“三教七宝会”。
大定九年(公元年)春,王处一辞别王重阳,到查山隐居。
周伯通四月,宁海人周伯通筑庵请王重阳居住,名曰“金莲堂”。于是王重阳和四名弟子同行,途中因为天热,王重阳打着一把伞。到了龙泉这个地方,伞忽然腾空而起,落到二百里外的查山。伞柄上有“伞阳子”三个字,是赐给王处一的名号。
孙不二五月,马珏之妻富春氏来到“金莲堂”拜师出家,王重阳给她取名不二,道号清静散人。就是全真七子中那位脾气火爆的——孙不二。
六月,郝磷也辞别王重阳,到查山隐居。
八月,王重阳在“金莲堂”建立了“三教金莲会’。
九月,王重阳到登州的福山县建立了“三教三光会”,又到蓬莱建立了“三教玉华会”。
刘处玄金大定九年(公元),王重阳带领马珏、谭处端、丘处机三人,云游至掖县,掖县武官人刘长生闻讯前来迎接。
早在春天的时候,刘长生就在邻居壁间人所不及的地方看见墨迹尚新的两首诗歌,末句是:“武官养性真仙地,须有长生不死人。”感到非常奇怪。此时与王重阳师徒相见,王重阳笑问到:“壁间墨痕,汝知之乎?”“刘处玄恍然大悟,于是要求拜师。王重阳给他取名处玄,字通妙,道号长生子。这一年刘处玄,年21岁。至此,丘、刘、谭、马相聚,全真七子全都就位了。
羽化归真金大定十年(公元年)正月初四,王重阳预感到自己归期将至,于是召集四大弟子,卧在床上对他的弟子作了安排:“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长春所学,一听丹阳。处玄,长真当管领之。”又命马珏到关中去传道。
马珏向他提出三愿:一是印行《全真集》;二是为他守丧三年;三是劝十方父母舍俗修仙,均得首肯。
众人请他留下遗言,他说三年前(大定六年,公元年)已经题于长安滦村吕道人庵壁上,并口诵到:“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风。来是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诵毕,就归逝了,享年五十八岁。
据说大定五年(公元)年,王重阳曾经在终南上清宫壁上题诗一首:“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诚搜刷。”这里预言的寿命正好与其实际寿命相合。
王重阳去世后,灵枢暂时安放在汁梁,然后马珏带领三位师弟西行入关,在刘蒋村修治葬所.第二年春,马任又带领三人回到汁梁,把王重阳的灵枢迁回刘蒋村安葬,并在墓旁结庐守丧三年。
经过三年的云游和传教,王重阳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他在山东的三年,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成果显著的,相比于他在关中的那几年,真是有着天壤之别,而最为重要的是,它极大的影响了此后的中国历史。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