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7722803.html前几年街上流行一支歌曲,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看来人们对秋天对重阳节插菊花还是很感兴趣的。古人重阳节本来就是要登高饮酒插菊花的,特别是唐宋时期更为突出,而且朝廷还按等级给官员赐花,赐茱萸。可见那时不只是女人戴花,大男人也戴。男人们普遍留有长头发,要梳头簪花的。后来男人戴花慢慢被淘汰了,到了清朝,连女人也不怎么戴了。曹雪芹《红楼梦》里写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熙凤就拿她来取乐贾母,在刘姥姥的头上插满菊花,打扮得像个老妖精似的。说唐宋流行重阳节插菊花,我们前面讲过,例如诗人郑谷就有“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例如陆游就有“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花插满头”,这些诗歌就是见证。其实写重阳节人们采菊插花的诗歌,我最喜欢的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九日就是指的重阳日,杜牧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任江西池州刺史,年的重阳节正好和朋友张祜一起去登齐山。《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首联就是描写重阳节登高时池州的景色。秋高气爽,大雁南飞,江水澄澈,水面上倒映出群山的轮廓。杜牧和朋友张祜提着酒食,登到齐山峰峦的翠微里去。颔联是千古名句,历来被人们传诵不绝,我上面所说的那首流行歌曲就是从这里化用而来。无论在哪个时代,在什么位置,人们都在不断地追求,都有烦恼,永远也不会满足,因而压力都是很大。能做到陶渊明那样超脱轻松的几乎没有。由衷的开口笑更难,有的只是伪装,只是被生活所迫的苦笑。所以杜牧在这里既是安慰自己,也是提醒同来的朋友张祜要放松自己,及时行乐。就是说今天难得是重阳节,天大的事情也要抛到一边,自己也要快乐一回。也要如孩子们那样天真,把菊花插满头,然后戴着它回家,不要有什么顾虑,不要怕别人笑话。颈联是进一步阐述,不要辜负了这个良辰佳节,趁着天赐良机我们登高喝酒,喝个酩酊大醉。不要去哀叹什么夕阳余晖,什么人生迟暮。尾联引用典故,指出人世的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烦恼和哀叹。昔日齐景公登上牛山,看到大好景色,触景生情,忽然泪洒衣襟,人生为什么那么短暂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人生短暂百年,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谁也不能例外。这些不是我们人为能够解决的,所以就没有必要去操心。杜牧的这首诗表面上看来都是旷达之语,要菊花插满头也好,要酩酊大醉也好,好像真的要趁着重阳节潇洒一回。而事实证明,越是这样作旷达之语,越是证明他内心的苦闷,证明他的郁结无法排解。杜牧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他博通经史,在治乱和*事上都有所建树,文学更是擅长散文和诗歌各种体裁。但是他处于唐朝末期,长期在地方辗转为官,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空有一腔热血和才华。怀才不遇,这是杜牧的苦恼所在。而同行的朋友张祜,也曾经受到元稹和白居易的排斥,朋友之间的惺惺相惜在诗中也可见一斑。知道了杜牧的身世际遇,我们就能体会出他《节日齐山登高》诗中的用意,他为什么要哀叹人世短暂,生死无常。诗中的旷达,确实也有说不尽的苦楚在里面。杜牧这首诗的总体成就是很高的,有人认为他是将抑郁之情以旷达出之。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中也说,此等诗,自杜公外,盖不多见,当为小杜七律中第一。这些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