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涛声,回荡在古典诗词里,带来久远的壮美与省思。宋词君时常感叹古人的智慧,尤其表现在诗词中,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写的。近日见朋友圈有人晒出武汉二桥的江滩芦苇,尽当夜在梦中去了一趟江边。虽是冬日冷风瑟瑟,却也感受了一把江风拂面,醒来突然萌生谈谈古人诗词中的江水意境,与大家分享。
悠悠流水,托付了多少深情厚意,交织着暂短与永恒。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深刻地感知时间、体悟生命。
怀古与迁逝之感,江潮一片,缓缓地涌动,宁静而玄妙。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展现了特定时空下的江水和月光。诗中写道: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皓月当空,水天相接。时光永无穷尽,人事世代更替,唯有江月依旧。作者暗问:江边上,何人最先见到月光?江月从何时起照亮人间?宇宙的奥祕、永恒,与江水和月光融为一体。
江水与怀古无疑是诗词中重要的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携江浪而来,气势雄浑,意象丰富,情感起伏。此词融汇激昂、沉郁,留下千古绝唱。江水奔腾,激发怀古追思。苏轼首先铺陈江边之恢宏景观,继而遥想三国豪杰之英姿,最后回到现实,发出韶华不再、际遇坎坷的叹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流人物、传奇轶事都随浪而逝,人生飘忽,亦幻亦真。
在杜甫的笔下,长江亦是深不可测。其《登高》一首备受推崇,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推崇至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阳之日,诗人登台于长江之滨,望秋叶纷落,起无尽怀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工整的对仗描绘立体的动态画像,秋日肃杀跃然纸上。杜甫老病感伤,季节更添悲凉,而长江依然奔流不息。自然的无限反衬人生的有涯,诗人满腔感慨,冷峻、凄凉中仍见激越之意。
四百多年后,辛弃疾登上镇江的北固亭,眺望中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人化用杜甫的名句,抒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志。原句中的来字变作流,与悠悠合韵,意味深长。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幼安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群山遮挡了我的视线,但是挡不住向东而去的江水。对于此句,后人有昂扬和悲观两种解读,也有评析认为,词人虽然面对现实的无奈,但仍然抱有希望,遂以江水言志。
既然谈英雄与千古事,就少不了被放在三国演义卷首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经典至极。长江东去、夕阳依旧、青山常在,而英雄已然隐没在历史的浪潮中。兴亡盛衰,世事代谢,尽为此滚滚江水所冲洗、收纳。古今万事,皆付笑谈。隐士的潇洒超然,比较苏轼的惊涛拍岸,似更胜一筹。
江水可谈自然天地,宇宙万物,像张若虚,还可怀古,像苏轼、杨慎等,论亘古事,着千古情。也可写人生,像杜甫寄情江水。也能抒发儿女情长,或爱情、友情甚至是家国情思。
这时候李之仪唱着歌,从江的那头走来。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词人以女子之口托言,融相思、离恨于江水,构思巧妙。读者彷彿看到,佳人凝神伫立江边,愁怀难解。此词音韵婉转,朗朗之声似水波流动,一起一伏,尽显深情。
李白登上黄鹤楼,在烟花三月送着故人去扬州,只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象华丽,豪放洒脱。春色绚烂,孤帆渐远,友人将要去到繁华的扬州。唯见二字凸显依依别情,江水蕴含深厚的友谊,流向天际。全诗明快流畅,语停意未尽。诗仙的气度,无人能及。人总有别离时,诗仙好送别,离开一地,自然少不了朋友粉丝们的欢送。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暮春江南,花香、酒香飘满了酒店。欢声笑语间,友人举杯为李白送行。诗人说:请你们问一问那东流的江水,离别之意与它相比,谁短谁长?这一首留别诗,恣意畅快,运用了拟人、对比、反问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青年才俊的深厚友情,清新喜人。
若论写江水最痛的领悟,恐怕就数李后主了。那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还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的是无尽的悔恨和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绝笔。南唐后主的春水情愁,乃词界绝唱。李煜的词风明净率真,无论富贵还是悲苦,皆可挥就华章。其被俘后,词作的主题由奢华安逸转为家国之恨,词境凄凉悲壮,感人至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滔滔江水比拟愁情,将浓重哀伤推向极致,笔力空前绝后。王国维评曰: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随岁月奔涌,古典诗词多融情于景。内在的心意与外在的物象结合,由此拓展了文字表达的范围,使得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宋词君感慨着江水意象的妙用,反映出古代文人的时间意识、历史认知、生命态度及其对自然的钟情与探索。豪迈、壮阔、悲叹、思念、离愁,都倾注于脉脉清流,且随岁月奔涌。唯有汉字及汉语的独特与非凡,方能成就如此开阔、深沉、灵动的意境。看完之后,朋友们是否有一种冲动,去江河之岸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