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何谓5000年大话黄帝飞升之地,纯正古风
TUhjnbcbe - 2024/4/11 17:19:00

文/燃情部落————让世界温婉如初!

有一种文脉,你看得到,却摸不着。

只能感怀,领悟,默想……

如“人文初祖”黄帝的脉络,因为距离年,相隔年,遥看年,所以只能抚摸年。

关于黄帝的传说,从陕西黄陵到河南新郑,从山东寿丘到甘肃天水,不仅流传着黄帝的东征西伐,更遗存其文治武功。

而有一个地方,对黄帝的,却“与众不同”。

因为,它是黄帝在人间的最后的传说。

黄帝——从此地“飞升了”!

成了神。

此地,就是现在都还遗存着古风纯正、文脉笃厚,又还依然能拾得一捧浩然之气的缙云县。

他是浙江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

在该地,淳朴的人们无论是达官显赫,还是商贾流民,都无不随口就能滔滔不绝的叙事着黄帝飞升成神的故事。

因为,那是他们的根脉,也是他们的图腾。

也因为,那是他们的“倾城之恋”,更是他们内心传承的那些只能用心灵和血脉感悟的虔诚。

一、唯一以“黄帝姓氏”“缙云氏”为地名的县

黄帝,据传本姓是公孙。

关于他的姓,很多人都知道,他还有“轩辕氏”“有熊氏”和“帝鸿氏”之称。

却很少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姓氏,那就是——缙云氏。

有《史记正义》这本书的记载为证:“黄帝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据传,黄帝为了一统华夏江湖,曾辗转征战迁徙,来到了当时的古百越之地,也即现在的浙江中部。

可谓是远征。

为了站稳脚跟,黄帝在此建立了以“缙云国”。

此后,黄帝以此为中心南征北伐,东讨西战。并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以及这些传说的古风、文脉和名胜奇迹。

后来,为了纪念黄帝,人们便以黄帝姓氏“缙云氏”为名,将该地域内最著名的一座山取名为缙云山。

原因是,该山不但峻拔灵秀,且风景宜人。

大有一派“仙气”荧然。

而且,该山是黄帝留下的足迹最多的一座山,且是方圆百里的“龙脉”所在,千百年来,不管是灾害还是战争,一直福泽着一方臣民。

所以,在当地人看来,缙云山不仅是与黄帝有关的山,而且是他们的“祖脉福地”。

因此,在武周万岁元年,也即公元年,该地正式成为武周的行政辖区,取名为缙云县。

至今,盖县境内的地名,都充满着无限遐想。

如壶镇镇、大洋镇、东方镇、东渡镇、仙都街道、黄龙路等地名,仿佛都还折射着黄帝时代东伐西征的影子。

甚至于,令人直接想到了“龙”与“仙”等元素。

那么?缙云县境内,究竟有哪些元素与黄帝有关呢?

二、“飞升”之地,黄帝在人间最后的传说

“飞升”之地,顾名思义,这是道家修仙成功“渡劫”后,成为“神仙”的地方。

何谓“飞升”呢?

拿当下风靡的“修仙小说”或“玄幻小说”来说,那就是修炼到最高等阶,也即“第10级”了,在人间再也没有修炼的了,所以“不得不到另一个世界继续攀登更高的境界”。

这是道教“修仙”文化的基本脉络。

在道教中,要成为“神仙”,必须经过苦修。

且每一级都要历经着生与死的“渡劫”。每次渡劫只要挺了过来,才能晋级到更高等阶。

而“修仙”的“渡劫之地”,往往是“灵脉”最聚集之地。

为啥呢?

因为“渡劫”,必须吸收大量的“灵脉”。

所以,“黄帝的飞升之地”,按道教的说法,显然是一个“灵气浓郁”的地方。

那么,缙云山的灵气,又体现在哪些地方?

01)“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

缙云山,定然是一座不凡的山。

早在隋朝时,在《隋书·地理志》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括苍有缙云山。”

那时候,缙云山与括苍连脉。

而到了大唐王朝的贞观年代,在《元和郡县志》中,又有这样的描述:“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寻到缙云山“灵气”的一些蛛丝马迹。

理由是,在道教中,“炼丹”是“修仙”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为,有了“丹药”,才能修炼提速,且在“渡劫”时,能聚集“灵气”,这样,闯过“生死难关”才更有保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黄帝时代,缙云山是“修仙者”的首选,显然,那里的“灵气”居“全国之首”。

为啥这样说?

作为黄帝飞升的最后的地方,不难想象,那时代,黄帝已得天下,是“全国最高长官”,当然在“修仙”之道中,他得到的资源一定是最好的,肯定首屈一指。

可见,缙云山的确是一座充满了“灵气”的山。

如今,缙云山又叫仙都山,是国家4A级景区。

其山中,峰峦叠嶂,灵岩奇壁,山灵水秀,就连一枝枯枝都从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可谓“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

尤其是其浓郁的人文脉气,更是一座不凡的山。

02)“鼎湖峰”,与天最接近的地方

或许,传说中的“飞升”,修仙者往往选择离天最近的地方。

缙云山“鼎湖峰”,就是整个山脉最高的那一点。

鼎湖峰也是缙云山的核心景点。

鼎湖峰高.8米,远远看去,状如春笋,巍然屹立,有“天下第一笋”的称号。

即便是现在,在缙云山中不管是远观还是鸟瞰,瞩目看去,它依然决绝地直刺天空,仿佛与天神相通。

相传,此峰就是黄帝铸鼎炼丹,跨赤龙升天之地。

据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及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拨,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白纸黑字,即便司马迁没有亲历,但说明早在西汉时代,缙云山的鼎湖峰就与黄帝有关。

于是,以缙云山为核心的“缙云氏”,便在此世世代代祭奠先祖黄帝大人。依依恋恋,生生世世,这一去就是年。

03)“黄帝祠宇”,“初祖”炼丹修仙的“行宫”

黄帝修仙炼丹之地,当然得有居所。

那就是坐落在缙云山麓的“黄帝祠宇”,亦是传说中黄帝的“丹宫”及“行宫”遗址。

至今,“黄帝祠宇”经修复后,看上去气势恢宏、肃然古朴,给人以无形的厚重与圣穆感。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缙云山鼎湖峰旁苍龙峡口即建有缙云堂,为江南祭祀黄帝的最早建筑之一。

晋代山水诗人、永嘉郡守谢灵运在其《游名山志》云:“龙须草,唯东阳永嘉有。永嘉有缙云堂,意者谓鼎湖攀龙须有坠落,化而为草,故有龙须之称。”

因此,“黄帝祠宇”又有“天下第一祠”之称,成了我国南方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

据记载,“黄帝祠宇”最早可以追寻到晋代,其的前身叫“缙云堂”。是自古以来缙云人祭祀先祖黄帝的祭坛。

古井、柱础、老瓦,堰沟、暗渠、古厨房,这是在年,以及年相继修建“黄帝祠宇”时,发现的古遗存。

至今,有的已有近年。

三、文脉缙云,墨客们的春秋时光

更让缙云充满“文气”的是,自古以来,文人大家们都在那里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迹”。

如晋代山水诗人、永嘉郡守谢灵运,在往返任上的途中游缙云山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游名山志》:

“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高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有岩相近名步虚,远而望之,低于步虚,近而视之步虚居其下。中岩上有峰,高数十丈,或如莲花,或如羊角。古老云黄帝炼丹于此。”

更为传奇的是,唐天宝七年,也即公元年6月8日,缙云山居然有“彩云起于李溪源,覆盖环绕着缙云山独峰之顶,云中仙乐响亮,鸾鹤飞舞,俄闻山呼万岁者九,诸山皆应……”

彼时,唐玄宗李隆基听到后,高兴地不得了,不由龙颜大展地说道:“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

此外,宋端拱二年,也即公元,那已超的“榜眼”,也即后来的楚国公曾会,曾在其《题仙都山二首》中,妙赞缙云山的美景时说道:

“时常展画图,今喜到仙都。尽得烟霞景,方知手笔粗。”

此外,元代书法家郑杓的“宝墨”,更给缙云山增添无限“文气”。据《衍极》记载:“真卿之《剑池》、阳冰之《讲台》、《祠宇》等作,纵横生动,不假修饰,其署书之雄秀者乎!”

更有古代很多名人相继在那里留下“黄帝祠宇”“黄帝祠宇篆额”“丹阳葛蒙勒石”等篆书或草书宝墨。

据考证,从唐及以后历代文宗巨匠,如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范成大、王十朋、汤显祖、徐霞客、陈子龙、朱彝尊、袁枚等,都在缙云山留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或诗篇。

尤其是白居易的《缙云山鼎湖》诗,更是将缙云山及黄帝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入骨三分。

白居易《缙云山鼎湖》诗是这样写的:

“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

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可惜的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有些珍贵文物、遗迹及相关的设施,都被无端的砸毁或“流失”。

不过,即便如此,缙云山依然“文脉浩荡”。

四、“北陵南祠”,“缙云”的“倾城之恋”

祭奠,是最肃穆的怀念。

为怀念黄帝,也即缙云人的先祖,自古以来,缙云不管是城邦,还是乡野,甚至是孤家寡人,都无不祭奠着黄帝。

据记载,缙云祭祭奠黄帝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年代。那时,不仅仅只是缙云人,就算是整个江南,祭奠黄帝的地方,都是在缙云山鼎湖峰下。

自从东晋建立了缙云堂后,此后的祭奠,都在这里进行。

大唐王朝的李隆基因缙云山“天降祥瑞”,而下旨敕令缙云山改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

李隆基的亲赐,缙云山正式纳入“帝国”祭奠黄帝的地方。

也就是说,从唐代开始,缙云山作为黄帝“飞升之地”,就得到了“帝国的认可”,也可以说是纳入了“国籍”。

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祭祀黄帝,北方就有了“黄陵”,而南方,则有了“黄帝祠宇”。

也从此,就有了“北陵南祠”的“华夏格局”。

也就从那时起,每年重阳节,缙云山鼎湖峰的“黄帝祠宇”,都有声势浩大,气氛肃穆的官民共祭。

此后,或是因为改朝换代,或是战火纷飞,缙云的黄帝祭奠活动,曾一度中断过。

但是,在缙云的民间,依然公祭不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缙云正式恢复了对黄帝的公祭。

年,缙云轩辕祭典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成为我国南方轩辕黄帝祭祀中心和黄帝文化的策源地。

五、缙云若歌,成心灵栖息的地方

缙云县域内,有“三溪”“三江”之称,也即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这“三溪”分别属于“瓯江、钱塘江、灵江”。

“三溪”流水淙淙,隽永灵秀,加之缙云山的自然浩气,鼎湖峰的圣穆浑厚,以及黄帝宗祠的古脉,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

缙云山,以及方圆数百里,给人以繁华,却又灵秀恬静之感。

入世,一派江南欣欣向荣;出世,又给人以灵魂的皈依,甚至是祖脉心灵上的诡异。

令人仿佛既倘佯在现代的繁荣盛世,又游离在古脉文息之间——一站,足立当下,一仰,思行五千年,眼底仿佛流淌着那些远古时代的沧海桑田剪影。

此外,更让人流连的是,缙云的特产、小吃。

它们,有的还是源自黄帝时代的传统技艺,有的,是保存完好的特有物种。

如缙云烧饼、缙云土索面、缙云咸鸭蛋、老土薯片、缙云姜茶、缙云茭白、缙云麻鸭……

细细品来,不仅仅是缙云味道,更是能感觉到,其元素,仿佛掺和着黄帝时代的古朴炊烟,以及乡野根脉。

近年来,缙云更是立足创新,传统,将“黄帝文化”深深根植在其土地上。

年,缙云荣获年“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今年8月,缙云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综上,缙云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传统与现代,亦不仅仅是古朴与纯净,更不仅仅是砥砺与创新,而是通过无数缙云人的世代相守,以及代代传承,从而形成了新时代的缙云魂脉。

据记载,黄帝时代,他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舟车,制音律药典……

这些,不仅仅是缙云遗存,更是缙云的内涵——一场源自远古传说的“飞升”,更是当下缙云的“今生”。

(图片来自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谓5000年大话黄帝飞升之地,纯正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