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人怎么过重阳宋代宫廷提前备万朵菊花,清
TUhjnbcbe - 2024/5/15 16: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lx/

秋高气爽,天气渐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们现代人过重阳节,一般是两大主题:敬老和登高。那么你知道重阳节为什么和祭祖有关?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古人都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重阳节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人们有在秋天祭祀祭祖的习俗,感恩上苍带来丰收,感谢祖先的庇佑。现存最早记载重阳节祭祀活动的《吕氏春秋·季秋纪》里写道:“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重阳节起初就是作为一个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

“重阳”二字来源于《周易》,“阳爻为九”,“九”代表了“阳”,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九”,即“重九”,也就是“重阳”,古人认为这一天非常吉利,是值得庆祝丰收、感恩天地的好日子。

先秦时期,由于文化交流不发达,重阳节仅仅被帝王们重视,在宫内进行一些活动。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才真正得到普及。西汉的文学家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是一本记录西汉杂史和逸闻趣事的小说集,里面就写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当时过重阳节,就已经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并且有求寿的意义了。

“重阳节”的名称,最早记载在三国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魏晋时期的重阳节,气氛愈加浓厚,陶渊明的诗歌中多有记录,如《九日闲居》中提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赏菊、饮酒这两大习俗,已经在民间流传很广了,到了这一天,文人墨客们争相吟诵,抒情寄怀。

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宗懔写过一本记录节气风俗的书《荆楚岁时记》,里面有关于重阳节野宴的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到了唐代,唐德宗李适将九九重阳正式纳为节日。唐诗中也颇多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如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都表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赏菊花的习俗。

宋代的重阳节简直是盛况,宫廷庆祝的排场非常之大。周密写过一本《武林旧事》,描写南宋都城临安的风土人情,他回忆说,重阳节的前一天,宫廷里就要准备出一万朵菊花:“于庆端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

明代的重阳节,皇帝亲自到山上登高,宫内吃花糕庆贺。菊花酒还被当做一种保健饮料,在明代的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有记录。

到了清朝,重阳节玩赏菊花成为雅趣,《燕京岁时记》里记载道:“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这菊花的规模之大,成山成塔,可见人们对于菊花的热情。放纸鸢也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清代地方志《惠州府志》中记述,在惠州民间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放纸鸢。

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杂糅了很多地方风俗,融合了多种文化。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登高郊游,遍插茱萸,吃花糕,喝菊花酒,敬老爱老,都是从古至今庆祝重阳节的方式。无论是何种形式,我们都要心怀感恩,不忘初心,认真过好每一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怎么过重阳宋代宫廷提前备万朵菊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