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中元节这些知识点你了解多少呢?
一、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古代的“孝亲节”,偏重于情感上对祖先感谢与追思,在这一天,全国各地有五花八门的习俗。
二、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1.吃鸭“鸭”取“压”的谐音,民间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2.吃濑粉东莞习俗,不同片区有不同吃法。
3.吃粗茶淡饭中元节在山东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江苏省东县乡习俗,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饺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习俗,“饺饼”是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三、传统民俗:古人怎么过“鬼节”?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于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用以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2.烧街衣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香烛、金银衣纸和豆腐、白饭等祭品如在路边拜祭一番,让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作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做茄饼是老南京习俗,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而成的。
4.祈丰收中元节将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相联系。施孤之夜,每家在自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布田”(插秧),用以象征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当天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6.祭祀土地和庄稼中元节当天,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而后烧纸,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用以避免冰雹袭击,求得大秋丰收。
7.放天灯鬼节当天放天灯有两个说法,一是把自家霉运带走;二是照亮极乐世界的升天之路,指引先人们进入极乐世界。
四、中元节的民间禁忌
夜晚十二点以后不要出门。因为中元节这一天鬼门大开,鬼魂回家探亲。十二点以后,阴气最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会寻找夜行的人,趁阴气最盛阳气最衰的时候勾走他们的魂魄,以达到重新投胎转世的目的,所以这一天晚上午夜之后一定避免出门。
不要随便拍别人的肩膀和头部。从民间灵学的角度来讲,阳间的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两个肩膀和头顶上,这是三昧真火,用来保护自己不受阴邪之气之害。所以鬼节这一天千万不要随便拍别人的肩膀和头部,以免把火拍灭而招来"不干净”的东西。
别乱踩冥纸。路边往往有烧纸的人,散落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鬼魂的钱财,往往会有鬼魂在帮捡拾,如果你踩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不高兴也是很容易联想到的。
五、中元节文明祭祀方式
1.环保祭祀:用鲜花、电子香烛等新型祭祀品替换蜡烛、纸钱,可用逝者生前最喜爱的物品,鞠躬、默哀追忆亲人。前往骨灰寄存处或安葬骨灰公墓进行祭祀,提倡“五个一”祭祀方式,即:献一束花、挂一根丝带,念一封信,读一首诗,唱一首歌。
2.网上祭祀:通过开设有网上纪念馆的公墓或殡仪馆,采取绿色低碳的网络祭祀来缅怀逝者。
3.音乐追思:听亲人最喜爱的歌曲、看照片、忆往事,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
六、全国各地中元节习俗
在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华人中,关于中元节的民间习俗不尽相同。
对于山东来说,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而对于江苏吴县居民来说,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湖南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泰国的农历七月十五当天将会举办水灯节,人们放天灯为逝去的亡灵祈福。
朝鲜的中元节又称“百中节”“百种节”“亡魂节”等,是朝鲜的一个传统节日,来自中国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盂兰盆节,然后发展出朝鲜族特色。相对于中国、日本的中元节较注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秋季农夫庆丰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在新加坡的华人地区中,中元节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传统习俗之外,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活动以娱乐鬼魂,当地福建人(闽南人)称之为“七月歌台”或简称“歌台”。这些歌台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临时舞台,加上音响设备以及灯光等装饰,并在台下观众席摆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预留给“好兄弟”的(鬼魂)。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时分,台上表演包括诙谐短剧、魔术、劲歌热舞等,而且整个农历七月都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