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 ,“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最早的原始形式,是上古时代,人们在秋季为庆贺九月农作物丰收举行的丰收祭天、祭祖活动。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吧。
1.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不仅能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还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
2.放纸鸢
重阳节天清云淡,微风徐徐。在传说中,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3.佩戴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身上,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4.饮菊花酒
菊被人们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重视起来,让这些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图/源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