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九月初九,在民俗中被称为重阳节。因“九”这个自然数为最大之阳数,九月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重阳”。也正因这个日子有两个“九”,所以又称“重九”。
“九”有着长久、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九”也含有长长久久、健康长寿的隐喻在里面。发展到现在,农历九月初九也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的节日,现在的人们也称重阳节为“老人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要不要”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习俗,重阳节要牢记,为家人祈福纳吉,添福增寿。那么,“要和三不要”各指的是什么呢?
九月初九重阳节“三要”:
一、重阳节要“登高望远”常言道“站得高,看得远”,在古代,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越浓。道教的终极追求是长生、得道成仙,因此,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也是道教传说中“升天成仙”的日子。
其实,进入农历九月,由于气温的变化,草木逐渐变得枯黄,处处充满大自然浓浓的草木味,登高不仅能眺望远处的风景,也更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同时,也可以让人有一种超越平凡的感觉,让心胸更开阔,心态更平衡。
二、重阳节“饮菊花酒”以菊花酿酒饮用,这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因“九”与“酒”同音,“九九”又与“久久”谐音,因此饮菊花酒也成了一种美好的寓意。重阳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饮一杯菊花酒更是心旷神怡。
当然,菊花酒也不宜过多饮用,喝多了更容易醉,人们也知道“酒少喝怡情,多喝伤身”这个道理。因此,现在的重阳节也多以菊花茶代菊花酒,走其形式。菊花本身性凉润燥,用菊花泡茶饮用也比较适合秋冬干燥时补水润燥。
三、重阳节要“探望长辈尽孝心”“百善孝为先”是我国的传统理念,尊老敬老是一种传统美德,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年轻人不讲究,也许老人很讲究。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在工作之余,如有时间,探望一下长辈,最好能陪长辈和父母唠唠嗑,跟父母和长辈在一起吃上一顿饭,也许就是老人最大的慰及。
老人需要关怀,忙碌中的自己也许不能守在身边或探望,但一个电话也许就会让他们满足,这种满足直接关系着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心态,做人能常有一个好心态,就是平安健康的基础,为老人添福增寿也就是自己的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九月初九重阳节“不要”:
一、重阳节“不要给人送菊花”菊花虽然是九月的应季节鲜花,在晚秋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古代也有着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但送人与菊花的事,最好还是不要做。
在很大程度上,菊花已成了表达寄托哀思的一种祭花,祭花是赠给死者表达哀悼的鲜花,如果重阳节里送一束菊花给老人,会很容易被误解,老人也不高兴。
如果送鲜花可以送一些寓意吉祥的鲜花,比如剑兰、君子兰等,具有长寿、康宁、福禄之意的花送老人较为合适,不要送菊花就是以免老人误解而产生心理不适。
二,重阳节“不要没事待在家不出门”按照老人的说法,九月初九阳气旺盛,而此时天气一天天地转换,长待家中,阴阳不协调,影响自己的运势。
重阳节是感受大自然气息的日子,如天气晴好一定要多出门走走,不要一直待在家中。即使不登山,也要到外面感受一下深秋的景色,多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这对于修养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重阳节“不要行房事”老人们认为,九九重阳节,是阳数的极限,过后则转为阴数。在古代人们也称重阳节是“天地交泰之日”,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天夫妻行房会使阴阳失调,导致毒气攻身,邪气旺盛,从而损害身体,虽然道理不充足,但为了身体健康小心慎行也好。
总之,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很多的习俗也都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九”毕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直到如今,人们也将“九”视为吉祥、尊贵的象征。
虽然人们追求的是十全十美,但“满则易亏,物极必反”这也是自然法则。因此,九九重阳节也有着“重生”的概念,所以,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们要牢记“要不要”,为家人祈福为老人添福增寿,不是没有必要。只希望所有老人都能平安、健康、愉快地过好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