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
getvoice.mp:40来自西部文明播报重阳节有许多文化符号,比如赏菊、插茱萸、送重阳花糕、登高、防疫、宴饮、吟诗等等。重阳节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年,政府把重阳节设为老人节,年老人节正式列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起源音频:00:00/04:39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的时间节点密不可分,都与农耕文化的万物生长的时序排列、规律密不可分,重阳节也不例外。重阳节前后就是秋收了,而且它还与24节气中的寒露和霜降相对应。这个时节,在丰收的节点上人们要感恩天地、宴饮庆祝,自然就会有很多民俗活动。而且过了重阳节,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们告别户外活动,回归室内生活,所以这里有个说法,清明节和上巳节要走出户外,要春游、要祓禊,这叫踏青;重阳节是在天气变得寒冷之前,最后要走出户外,要登高秋游,这叫辞青,就是辞别青山绿水,所以重阳节和上巳节还是两相对应的。同时这个节日也与端午相对应:重阳糕,端午粽;端午的雄黄酒,重阳的菊花酒;端午插艾,重阳戴茱萸。
一年有36个可以遇到九的日子,古人为什么非常重视九月九这个日子?这就与立法和时序排列有关,还与古人的吉祥谐音系统有关。现代节日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都是从一开始,而传统节日的排序,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是日、月同一数字讲究对应。《易经》中把1、3、5、7、9为阳数,2、4、6、8为阴数,九九谐音寓意长长久久,九为最大还寓意长寿,重阳又有九重天的意思,寓意登高,人往高处走,所以重阳这个日子非常受古人重视。屈原的作品中就提到了“重阳”两个字,但这个“重阳”是九重天的意思。屈原的作品中还最早提到了“餐秋菊”就是吃秋菊。《吕氏春秋》中也提到了重阳,说这是秋收的时刻,人们要敬祖先敬天地。还有一个著名的笔记小说集叫《西京杂记》,说有一名叫贾佩兰的宫女出宫嫁人了,她在向人们描述宫廷生活的时候说到:每到九月九,宫廷里都流行佩戴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祈求驱邪和长寿。里面还记载了三月三,九月九都要郊游、祓禊、登高。蓬饵就是大黄米做的米花糕,祓禊就是带有辟邪仪式的洗澡。唐明皇曾针对寒食节下过诏书,唐德宗也曾经对三个节日一起下诏书,大意是说一年四季有许多节日,历代不断增加设立,汉代崇尚上巳节,晋代崇尚重阳节,今天我们再添加一个二月一日中和节,合成三令节。令就是岁令的令,也是命令的令。这三个节日,宫廷内外的官员都要放假一天,臣子赐宴曲江池,所以唐代诗人写重阳的特别多,岑参就写过《重阳节登大雁塔》。传统节日以皇上下诏书的方式定下来而且还放假,西安的民俗专家韩养民老师说过,长安就是节日之都。
主讲人介绍
王智,年生,西安市非遗产保护中心专职副主任,陕西省民协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
作为非遗工作者,长期致力于陕西地区非遗抢救挖掘及丝路沿线非遗研究,本着和生命赛跑、和时间赛跑、和城市化进程赛跑的精神,15年来走访多个村落,调研多艺人匠人,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赞誉为“非遗搜索引擎”,“非遗百科全书”。
作者/来源:西安同城生活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