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吕增霞
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东营法律援助工作的新期待,近日,东营市司法局印发《方案》,在全市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方案》强调继续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为开创新时代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疫情防控”活动。司法局充分发挥“掌援宝”一体化平台、与、热线联动平台优势作用,就疫情防治、隔离治疗迟延复工等劳动争议、政府职责、市场及价格规定、法律责任等问题,免费提供精准专业的解答。对受到疫情影响的旅游、餐饮、劳动、房屋租赁等法律咨询需求,依据国家、省和东营市最新规定给予解答,引导理性维权。
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司法局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接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法律援助进村入户”行动,发放法律援助明白纸,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突出“三类”服务对象,聚焦“三农”法律问题,利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援在线、“掌援宝”法律援助一体化平台,积极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致贫户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三优”服务,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妇女”活动。4月,司法局集中开展妇女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加强《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把遭受家庭暴力、性侵、拐卖和子女抚养纠纷、赡养纠纷的妇女作为重点对象,对于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以及高龄老年妇女请求支付赡养费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在全市建立10所“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保障妇女儿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活动。5月,司法局集中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以“防范、主动、全履盖”为重点,以满足残疾人法律援助需求为导向,不断适应残疾人的民生需要,着力加大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供给力度,对全市持证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做好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知辩护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为需要法律援助服务的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及交流无障碍服务。
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未成年人”活动。6月,司法局将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适时开展“法律援助送法进校园”活动,加强《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对涉及未成年人因监护人确认、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性侵害等遭受人身损害维权事项,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加强与中小学校的联络对接,更好地保障校园内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开展“法援惠民生·拥军优属”活动。8月,司法局将集中开展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适时组织“法援送法进军营”活动,向官兵赠送法律书籍,邀请法律专家开展军人军属维权宣讲;充分发挥东营市驻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依法做好军人军属优抚政策落实、宅基地房产、家庭婚姻纠纷等法律援助工作,引导军地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消除纷争;指派熟悉涉军法律和政策人员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实现涉军法律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老年人”活动。10月,集中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在“九九”重阳节前后,司法局将结合东营市“敬老月”主题活动,深入社区村居、养老院,重点加强婚姻家庭、防金融诈骗、继承、赡养等老年人最关心的法律知识宣传;对请求支付抚恤金、赠养费、扶养费以及高龄、“三无”、失能、失独家庭、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依托法援在线、“掌援宝”一体化平台对高龄、患病、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线上服务。
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年12月至年春节前后,集中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结合东营市“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深入工地、企业、园区等农民工聚集地,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事项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强化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协作,积极运用协商和解、调解等非诉方式快速化解讨薪纠纷,提升办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