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电影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形象,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才子除了唐伯虎之外,就是祝枝山了。
祝枝山,本名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他的右手天生六指,因此自号为枝指生。
祝枝山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五岁便能写擘窠大字,十岁便能吟诗作文,被乡里人称为神童。
他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然而中了举人之后,却屡试不第。后来朝廷嘉奖,他被授广东兴宁县知县,不久迁任应天府通判,晚年病归乡里。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他那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更是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他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号称吴中四才子,民间更是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故事。
祝枝山有一个女佣,名唤梅香,时常和主人以谜语对答,非常默契,深得祝枝山的喜欢。
一天,唐伯虎来访,祝枝山说声:梅香,来,泡茶。
梅香即应声道:晓得,泡去哉。
梅香端上两杯茶来都放在祝枝山面前,听主人发落。祝枝山笑着说:刚才我与梅香的对话,是一则谜语,要求打七言诗一句,打得中方能饮茶。
唐伯虎笑着说:春到人间草木知。
祝枝山:对了,猜得好,猜得捷,请用茶。
唐伯虎说:这个谜很精彩,可谓字字相扣。可借你喊的是‘泡茶’,这个‘泡’字是多余的了。
祝枝山哈哈大笑说:君不闻梅香又说了声‘泡去哉’吗?
今天说的这首诗就是祝枝山的一首思乡诗:
行年五十壮游肠,几把他乡作故乡。万里一身南海畔,客窗独看雨重阳。
诗的名字叫丙子重九戏题,是他在重阳佳节写的,虽然题目说是戏题,但是情感却是掩饰不了的。
行年五十壮游肠,几把他乡作故乡。我已经五十岁了,多年来在外地做官,已经把他乡当作是自己的故乡了。
这两句表面上是在写基本上把他乡当作故乡了,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已经离家太久,背后的思乡之情深更是不言而喻。
万里一身南海畔,客窗独看雨重阳。距离家乡万里之遥,孑然一身在南海之畔,只能望着窗外的雨,度过重阳佳节。
后两句更加渲染出自己的困境,孑然一身,客居他乡,佳节之时倍加思念家乡。
重阳节到底是什么节日?很多人不太了解。
重阳节起源自一个传说。
东汉时一个叫桓景的人,他的父母死于一场大瘟疫,所以他跟随费长房学道,希望可以根除瘟疫。
桓景非常勤奋地学习,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费长房给了桓景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后,在九月九那天,带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防指瘟疫近身;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上瘟疫。
桓景这么多年苦心修炼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九月九登高避祸这一说法就流传下来了。
王维有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