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04年杨成武去世,14年后妻子赵志珍嘱咐
TUhjnbcbe - 2025/3/4 19:12:00

年的重阳节,恰好是开国上将杨成武的八十大寿。这一天,杨成武和赵志珍夫妇俩起了个大早,穿戴整齐后,赵志珍帮丈夫在胸前别上一朵红花。

儿女们非要给老爷子操办一下,接老两口去会场的车一会儿就来。出门前,赵志珍突然叫住丈夫。

“我也有礼物要送你。”说着,赵志珍从一旁抽屉里取出一个大信封,递给杨成武。

杨成武很意外地接过信封,拆信封的过程中思来想去也猜不出老伴送自己的是什么。

然而拿出信封中的东西展开一看,泪水就瞬间模糊了杨老将军的双眼,五十多年的往事,一幕幕浮上心间。

抗日英雄写情书

赵志珍是河北易县人,出身于当地普通人家,但父亲人很开明,省吃俭用,供赵志珍念书,赵志珍也争气,考上了北平的高中。

然而就在这时,抗战爆发了,北平沦陷,身为热血青年的赵志珍加入了爱国学生团体。

凭借优异的表现,在地下党员张苏的介绍下,赵志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赵志珍和另外几个学生离开北平,准备前往抗日根据地。赵志珍先回易县老家跟父母道别。

就在她在易县短暂停留的这几天,她邂逅了一位名震燕赵的抗日大英雄。

说是邂逅但其实是赵志珍单方面注意到杨成武。当时,杨成武是八路军师独立团团长,不久前的平型关战役中,杨成武在驿马岭顽强阻击日寇,击毙日军余人,可以说平型关战役能够胜利,杨成武功不可没。

凭借此役,杨成武成为名震太行的抗日英雄。巧的是,赵志珍在家逗留的那几天里,杨成武的部队刚好路过赵志珍所在的村。

村民对抗日英雄十分景仰,杨成武拗不过大家,于是站在村口大钟下做了一番讲话。当时赵志珍就在人群中,被身材高大、俊朗随和的杨成武深深吸引。

不久后,赵志珍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附近的一处八路军驻地参军,当得知前往的是师独立团所在的东斋堂司令部时,赵志珍的心不禁砰砰直跳。

见她们来了,参谋马上报告了杨成武,很快杨成武出现在几个女学生面前。

杨成武看几人年龄都是十六七岁,不禁问道:“我看你们年龄都还小,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女生们闻言纷纷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已经想好了!”“我们不当亡国奴!”

一帮学生中,只有一个十分腼腆的低着头,不敢说话的样子。

杨成武注意到这位腼腆的女生,问道:“你叫什么?”

“赵志珍,十七岁!”赵志珍红着脸紧张地答道。

“也不小了啊,咋低着头不敢说话呢?”

“她,她们都给说完了!”

赵志珍说完这句话脸更红起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其实杨成武问她们这些并不是要拒绝她们参军,此时北平沦于日本人之手,待在北平未必就比待在山沟里安全。看她们革命斗志很坚定,杨成武叫来参谋,让参谋带她们去政审和体检,合格后就办理参军。

赵志珍入伍后成为了民运科的一名干事,从事抗日宣传工作。赵志珍可不是一个见人不敢说话的小女孩,别看她年纪小,但她工作能力很强。

之前见杨成武时之所以脸红,其实不是因为她性格腼腆,而是因为见到心目中的英雄,紧张得手足无措。

赵志珍知道自己是喜欢杨团长的,因为她总是不可遏制地想要见他。由于她只是一个宣传干事,工作上是接触不到杨成武的,因此她想到以借书为借口,增加跟杨成武的接触机会。

杨成武14岁参加红军,虽然识字但文化程度不高,不过他对文化知识十分向往和热爱,他的随身行李中有很多书籍,行军打仗不管走到哪都带着。

赵志珍于是时常来东斋堂跟他借书,借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过《三国演义》,还借过《水浒传》、《孙子兵法》等等。

做宣传干事三个月后,凭借优秀的工作能力,赵志珍又兼任了妇救会的工作,这使得她和杨成武的接触机会多了起来,日常开会、汇报工作,两人经常能够相见。

渐渐地,赵志珍发现,似乎杨团长对她也有了一些特殊的情愫……但她不敢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其实赵志珍的感觉没错,杨成武也发现自己对这个比自己小七岁的姑娘动了心。

别看杨成武此时已是八路军团长,但他也才24岁,况且赵志珍又是他所喜欢的那种爱读书的女生,长期接触下来,爱情的种子已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

杨成武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已经是“几天不见赵志珍就感到思念”的状态了。终于在一天晚上,杨成武鼓起勇气,决定把自己的爱意表达出来,他主动给赵志珍写了一封情书。

子珍同志:

我在很久的时候就想和你谈一段私话,因为环境及其他种种的原因,总未找着一个好机会,结果直到今天仍然未达到我的愿望。把这件重要事情拖长到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惜的事。现在为达到我那长久的愿望,我写这个简单的信来与你作第一次的谈话吧!

我们都是共产党的干部,有着坚定的目标。虽然我们有南北方籍贯的差异,但我们都是在同一条战线、同一个任务上斗争的。在以上等等原因下,我向你提出一个请求——让我们手拉起手来做一对异性朋友吧,好吧?盼你尽快给我一个答复。现在大家已经休息了,因为时间原因,我无法在短时间内把我要对你谈的一切在这短纸上说完,只好留着谈吧,祝你进步与健康!

杨成武当时连赵志珍的名字“志珍”具体是哪两个字都还不知道,因此写成了“子珍”。据说这封不长的信他写了好久,写完之后又反复审读,当晚觉都没有睡好。

天一亮,他就让通讯员把信送了过去。

赵志珍看了这封信的反应可想而知,她是又激动,又不知所措,把这封暗恋对象写给她的情书看了十几遍。

激动过后,她冷静下来,慎重地考虑了这件关乎一生的大事,然后给杨成武写了回信,在信中对杨成武的请求表示了同意。

第二天,杨成武来到赵志珍的住处,当面表达了爱意,两人的“异性朋友”关系就这样确立了!

战时婚礼

当时的年轻人也没有恋爱长跑一说,互致情书后没多久,在一天傍晚,杨成武就向赵志珍求了婚。

赵志珍含情脉脉注视着杨成武,羞怯地点了点头。

杨成武激动地大声道:“明天我就给聂司令员打结婚申请!”

不料赵志珍急道:“为什么等明天?”

杨成武哈哈一笑,将赵志珍一把揽入怀中:“我今天就写,现在就写!”

两人于年11月28日结婚,当时杨成武的部队驻扎在涞源县北城子村。

当天白天,杨成武如往常一样忙碌,处理工作,布置任务,下午5点一个会议结束后,杨成武对大家道:“同志们暂时不要走,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喝喜酒!”

婚房是房东小两口将自己的居室腾出来借给杨成武的,在战士们的布置下,墙上贴了一对大红喜字,门楣上贴了一个横幅上书:“新婚燕尔”。

婚宴十分丰盛,有猪肉、鸡蛋、豆腐,当然不能没有酒,杨成武准备的是当地特有的土豆枣酒。

婚礼的主角杨成武和赵志珍像平常一样穿着军装,向赵志珍的家乡易县方向和杨成武的家乡福建方向分别鞠躬,算是拜过高堂,然后夫妻对拜,宣告礼成。

按八路军当时的纪律,婚后是有三天婚假的,但杨成武只休了一天,就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婚后,按部队的规定,即便是夫妻也只有每周六可以团聚,并不能一直住在一起过日子。两人对这一纪律严格遵守。

战火中的爱情就是这样,国难当头,敌人步步紧逼,容不下太多儿女情长。

历经磨难,与子偕老

战争年代,生儿育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杨成武正领兵在外,赵志珍的预产期却临近了。日军扫荡逼近赵志珍所在的村,赵志珍只好在同志们帮助下骑着牲口转移。

经过十来天的跋涉,赵志珍随着队伍来到白沙村,此时赵志珍的羊水已经破了,这是赵志珍的头一胎,她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好在杨成武提前跟组织上申请,组织上已经派了产科医生过来。

医生争分夺秒帮赵志珍完成了分娩,还没等赵志珍从虚弱中缓过劲来,日军就追上来了。

好在乡亲们听说这是杨司令的妻儿后,把自家门板卸下来做担架,抬起娘俩火速转移。山路崎岖,乡亲们用绳子把赵志珍捆在门板上,一路跑到山里,才躲过日军的扫荡。

而与此同时,杨成武正战斗在前线,在当年11月的雁宿崖和黄土岭战斗中,杨成武部击毙日军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反扫荡胜利结束后,杨成武才终于得以跟家人团聚,而此时他们家里已经多了一名成员,那就是他们刚出生的女儿。由于出生在易水河畔,因此他们的长女起名叫易生。

接下来的十年里,杨成武和赵志珍又陆续生育了4个孩子,分别是女儿燕生、冀生、俊生,儿子东胜。而杨成武也从团长晋升成了兵团司令。

不过,由于无论是杨成武还是赵志珍都有大量工作,而且居无定所随时都有危险,因此为了孩子的安全,夫妇俩把五个孩子分散寄养在了冀西老区的老乡家。

年7月,杨成武进驻天津,生活开始稳定了下来。夫妇俩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回孩子们。

杨成武派人按当年留下的地址前往寄养孩子的老乡家,很快,俊生、易生、东胜就接回来了。

俊生和东胜离开父母的时候年龄太小,如今见了父母都十分怕生,不过他们心里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然而连续派了两批人,都没能找到燕生和冀生,这让赵志珍着急起来。

赵志珍提出要亲自去找,“就算找到天涯海角也要找,不然我一辈子没法安生。”

此时全国虽然已经基本解放,但特务和残匪仍然猖獗,杨成武给妻子派了两个警卫员随行,叮嘱她一定要多加小心。

之后的十几天里赵志珍踏遍了冀西老区的村村寨寨,都没有找到两个女儿,连当初收养两个孩子的那户人家都没有找到。

赵志珍从那户人家原本居住的村里老乡那听说,代养燕生、冀生的那家人为躲避国民党残害,带两个孩子躲进太行山里,不料两个孩子得了重病,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两个孩子都夭折了。

那户人家觉得无颜面对孩子的父母,就远走他乡了。

赵志珍放弃寻找回到天津的时候,眼睛都已经哭肿了,她把这一消息告诉杨成武,身经百战的杨成武也湿了眼眶。

解放后,杨成武夫妇又陆续生了东明、东荣、东成、杨扬四个孩子。杨家的孩子都很有出息,大女儿杨易生毕业于人民大学中文系,成为《空军报》的一名编辑。二女儿杨俊生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任职于第二炮兵司令部、武警部队,年被授予少将警衔。

二儿子杨东明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年被任命为人民空军副司令员。

随着儿女的长大,杨成武赵志珍夫妇也步入老年,年,杨成武八十岁生日那一天,儿女们非要给父亲好好操办一回。

老夫妇俩起了个大早,穿好正装,别上红花,正要出门时,赵志珍送给杨成武一份礼物。

礼物正是五十六年前,杨成武写给赵志珍的那封情书。这么多年,赵志珍一直保存着这一页短纸。看着自己当年愣头青的笔触,杨成武不觉间已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年4月,赵志珍在北京去世,享年97岁。11月11日,杨成武赵志珍骨灰合葬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杨成武已于年去世,赵志珍在最后的日子里跟儿女们说好,自己死后要跟杨成武合葬。

当天到场的人数不算多,都是亲朋友人,以及家乡代表。合葬仪式庄重而又温馨,在场的人们并不感到哀伤,反而感到一种温情,或许这就是真爱的动人力量吧。

参考资料

杨成武上将与妻子赵志珍的故事长沙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04年杨成武去世,14年后妻子赵志珍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