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在民间有很多称呼,有九九、重九、登高节、踏秋节、菊花节、老人节等,在这所有的名字里接受度最广的莫过于重阳节。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曹丕信中提到的“九为阳数”正是依据《易经》六阴九阳之说。《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在河图里,天一生水第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由此看出一三七九为奇数为阳,二四六八为偶数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六为地数,九为天数,六为阴,九为阳。
在大衍筮法里,经过一系列操作,最后剰在桌面上的蓍草数只可能是“六、七、八、九”四组数。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这是六、九可以代表阴阳的原因所在,故取六、九命名各爻做爻题。而乾卦六爻都是九,可以得到二百一十六策,坤卦六爻都是六,可以得到一百四十四策,加起来为三百六十策,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周期。
《尚书洪范》里面讲:“五行者,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就是五行按水、火、木、金、土的顺序分对应数字与1、2、3、4、5。单数为阳为天数,双数为阴为地数。天数(阳)1+3+5=9,地数(阴)2+4=6。因此九为极阳之数,六为极阴之数。
茱萸再回到重阳节。九月初九是两个极阳之数相遇,故称重阳。而阴阳相生相克,两个阳在一起就会相克,被人们视为“厄日”,人们认为登高系茱萸则能解厄,所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系茱萸叶来度过重阳,解除灾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