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在假期余额不足,天气渐凉时候
重阳节又乘着秋风悄悄地来了
过了这么多年的重阳节,您知道它的由来么?
历史渊源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九九”又与“久久”同音,便有了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
节日习俗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登高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佩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饮菊花酒
在古代,菊花酒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养生
饮食方面:保护肠胃、润燥
适当饮食: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避免盲补: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方面:避风而卧
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而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秋燥,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运动方面:小心“养秋膘”
合理运动,调养肺气。
心态方面:心情开朗
情绪“莫悲秋”,注意保暖,适时添衣。
今年重阳节比去年“早”了10天
在这个吉利的节日里,别忘了及时行孝
也别忘了给老人一声简单的问候
时值重阳,浩天佳园
祝福所有老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