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沙苑文化研究中心胡伟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因为赋予了长寿的寓意因而备受人们重视。重阳节是我们继春节、端午、中秋之后又一个颇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长期以来,在民间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重阳风俗及重阳文化,有重阳节、文人节、茱萸节、登高节、风筝节、老人节……等多种,而每种节日称谓都有着一些美丽的故事或掌故,王马十二景中的卿台望月的由来就在民间流传与唐玄宗重阳节骑射有关。
史载在南北朝到唐代时,宫廷中的王公贵族或军旅中的将帅士卒都喜欢于重阳节跑马射箭、围猎娱乐,在唐代,由于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特别喜爱射箭,因而重阳节这一天在唐代也是法定节假日是不用上朝的,据《太平广记》①和《集异记》中记载:在公元年(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早晨,唐玄宗李隆基像往常一样洗漱完毕,作为大唐皇帝,李氏血脉的领路人,崇文尚武的他决定外出打猎,向世人证明,大唐皇帝依然英勇神武!打猎的地点定在水草丰美的沙苑(今大荔县官池镇的王马村,其处宜于牧畜,唐时于此置沙苑监)。
这天,在四川道教名山青城山有一位隐世道人叫徐佐卿,他道法高超,相传能化鹤在天空中飞翔,若平日无事,他就会变化为仙鹤直上九霄,西飞昆仑,东及蓬莱,万里之遥,振翅可达。徐佐卿看重阳之日天高云淡一时兴起,欲往长安一游。他将双臂一举,顿时只见一只神逸万端的白鹤从青城冲天而起。徐佐卿化鹤越剑门,过秦岭,不多一会,便至长安上空。当行至太白池西北圣地埝子时,徐佐卿从云端徐徐而降,发现唐玄宗正在沙苑狩猎,只见唐玄宗正飞马横弓,猎杀得十分尽兴,徐佐卿见唐玄宗猎杀生灵,不由得长叹一声:“祸之将近,尚不知悔。”这时,唐玄宗也发现徐佐卿化变的这只白鹤正在湛蓝的天空翩翩飞舞,便取弓搭箭,奋力射去。徐佐卿左翅中箭,带箭徐徐坠落,在离地只有丈余的时候,突然重新高飞,向西南而去,许久才消失在唐玄宗的视野中。
第二年冬,天寒地冻,安禄山拥重兵造反,率军20万进攻长安。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最终李隆基逃到益州(四川)成都。太子李亨在朔方登基称帝,竖起大旗,讨伐叛军。唐玄宗在益州无聊之际,坐车外出游玩,游历了益州附近的名胜古迹。这天他来到益州城西15里外,一个山清水秀之地,风景旖旎,恰有一道观叫明月观,道观依山傍水,松树桂树成片,山深林静,道观的东廊第一院,尤其幽静。唐玄宗平生崇尚道家,便游历所有道室,发现道观正堂悬挂一直箭;他让侍从把箭取来,他惊奇发现,这是一支他用的御箭。他问明月观道人这御箭来历;道士全部如实回答:明月观这里常常有一位样子清纯高古自称徐佐卿的青城山道人来访,或小住三五天,或长住一旬一月。有一天,他来到明月观,神情不爽,他告诉明月观道人:我在山中走路,有人用箭射他,被射中后,自己恢复了;又说这箭不是普通人的,留在这里,后年会有人来取箭,一定不要弄丢了。但是此箭不是常人所有,我将此箭留观中,箭主来时请将此箭物归原主。徐佐卿并在墙上挥墨写下留箭之时为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玄宗这是才突然想起这是他在沙苑打猎射出的箭,难道徐佐卿就是那只孤鹤?玄宗非常惊奇,把这支箭收起来,当作宝物。而大荔县沙苑(当时的御马监)当地群众惊叹徐佐卿神通化鹤,将当时唐玄宗射杀白鹤的地方专门筑台以示纪念,起名卿台望月(又名佐卿化鹤)取“望月思故”之意,是专门用来警示玄宗的。安史之乱后,刘禹锡赋诗云:左卿化鹤为试探,堪慕游乐忽江山。一箭满足苍黄意,逡巡川蜀思祖先。
①《太平广记》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重阳日猎于沙苑。时云间有孤鹤徊翔。玄宗亲御弧矢中之。其鹤即带箭徐坠,将及地丈许,欻然矫翼,西南而逝。万众极目,良久乃灭。益州城西十五里,有道观焉。依山临水,松桂深寂,道流非修习精悫者莫得而居之。观之东廊第一院,尤为幽寂。有自称青城山道士徐佐卿者,清粹高古,一岁率三四至焉。观之耆旧,因虚其院之正堂,以俟其来。而佐卿至则栖焉,或三五日,或旬朔,言归青城。甚为道流所倾仰。一日忽自外至,神彩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然此箭非人间所有,吾留之于壁,后年箭主到此,即宜付之,慎无坠失。”仍援毫记壁云:“留箭之时,则十三载九月九日也。”及玄宗避乱幸蜀,暇日命驾行游,偶至斯观,乐其嘉境,因遍幸道室。既入此堂,忽睹其箭,命侍臣取而玩之,盖御箭也。深异之,因询观之道士。具以实对。则视佐卿所题,乃前岁沙苑从田之箭也,佐卿盖中箭孤鹤耳。究其题,乃沙苑翻飞,当日而集于斯欤。玄宗大奇之,因收其箭而宝焉。自后蜀人亦无复有遇佐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