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重阳的含义吗?九月初九为重阳。我告诉你名为重阳实则犹如残阳;名为重阳,实则只剩一点孤阳。重阳重阳,重在守阳。
为什么叫重阳?《易经》被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为宇宙的代数学。既然是代数,里面就离不开数字,在《易经》中数字“九”属阳,而且代表阳之极,为老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两个老阳,所以我们叫重阳。可是我要告诉你,九月初九虽然我们叫他重阳,实际此时不但不阳,而且阴气还很重。
于节气而言,农历九月初九一般在24节的寒露前后。比如今年10月4日重阳,10月8日寒露,两者仅差4天。我们在文章中讲秋分时便知道,秋分之后,夜晚开始长过白天,阴气盛过阳气。秋分后人体体感来说感觉此时温度下降比较厉害,寒露时感觉尤其明显。所以重阳时是应该注意保暖防止身体热量损耗的时候,所以我说重阳需要守阳。
重阳对应干支历的话相当于戌月,戌对应一年的九月。戌还代表一天的下午7到9点,此时正是太阳落山之时,所以我说重阳重阳犹如残阳。实际上这就昭示着重阳时阳气已经很弱,但弱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在《易经》中有很形象地表示。
古人为了精确描述一年阴阳气息的变化,所以根据卦象的变化原理给每个月配有一个卦,我们常说的三阳开泰和一阳复始实际都来自这些卦象。三阳开泰是指正月,一阳复始是指腊月。那么九月是什么呢?原来古人给九月配的卦是“剥卦”,剥卦上卦为山下卦为地,全卦只有最上边一爻为阳爻,其余五爻为阴爻。
九月对应卦象为剥卦,阴阳比例为5:1,而且阴气仍然处于增长期,阳气则处于减弱期。按二八原则九时阴阳比例已经失衡,阳气是岌岌可危,全卦是孤阳一点,一阳独守之意。所以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非常小心,要小心保护好这一点阳气,不可使其过快消耗,而是要等待天时复归。
于实际来说,农历九月是秋季最后一个月,即将由秋入冬。此时外界气温早晚变化大,而且还不很稳定,人体还处于适应阶段,本身就容易出问题。此时我们如果不注意保护好身体内部的阳气,尤其是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身体保暖就容易出问题。
对老年人来说重阳时最怕受冷受寒,我们借九九(久久)这个比较有寓意的日子来有所警示和纪念是有必要的。正因为重阳时犹如残阳,只有一点孤阳,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阳”的守护。出于我们自古以来的乐观和浪漫精神,所以我们把九月初九命名为“重阳”也就可以理解了,这里面有我们独特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