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收获的*金季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看到这里,大概在魏晋时期就有了重阳节赏菊、饮酒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在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杜甫的七律《登高》。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赏菊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早在唐代就盛行重阳节插茱萸和簪菊花的风俗,因茱萸雅号“辟邪翁”,所以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菊花又名“延寿客”。清代时,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放纸鹞,纸鹞亦现在的风筝。此习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莆仙人则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在南方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重阳“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地,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这是由于村庄地势复杂,平地极少,村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这也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