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幅图中,能够体现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的是()
A、B、C、D、正确答案C
解析A图中森林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图中森林的作用是保护农田,繁衍物种。D图中森林的作用为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C、允许大砍大种,使林区人民先富起来D、先砍伐野生林,再大力种植人工林正确答案B
解析对森林资源既要保护,又要利用,应采取适当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方案。保护野生林,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类型多属于()
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台风雨正确答案B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分布在赤道地区,所以多对流雨。
4、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截至年只剩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年9月2日,湖北发布首批个湖泊保护名录。据此完成问题。
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⑤地壳运动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④⑤正确答案A
解析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是围湖造田,河流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湖泊淤积严重,导致湖泊面积减少。
5、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于热带雨林所在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所以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很容易带走土壤中的养分。
二、综合题(共85分)6、(7分)读“拉丁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植被类型还广泛分布于、;该植被类型对全球环境有何影响:。
(2)该大陆在(B或C)地还分布着与A处相同的植被类型,分析该处能形成此植被类型的原因:。
(3)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正确答案(1)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生物资源丰富,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C;C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而有热带雨林的分布。
(3)人类的开发;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答对三条即可)
解析本题以“拉丁美洲示意图”为背景,侧重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全球性环境效应、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解题关键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1)属记忆性的内容。(2)考查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及形成原因。C地热带雨林的出现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的共同影响。(3)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其保护措施根据教材从防、治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7、(9分)图1、图2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3、图4分别为图1、图2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1)差异:降水量M地小于N地,M地分干、湿两季(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N地降水年内分配均匀。(或者答M地年降水量大于mm,分干、湿两季;N地年降水量大于mm,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原因:M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N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径流量变率增大(或答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
(3)四周地形崎岖(或答盆周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
解析(1)从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判断M、N地分别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获取图中信息可说出降水量的差异,运用气候成因可分析降水量不同的原因。(2)对大气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湿度和成分变化上,对水圈的影响主要是地表径流量的变化。(3)伐木业与原料丰富程度相关外,还与交通便捷程度、市场需要量等相关。
8、(9分)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简要分析使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
①;
②。
正确答案(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2)①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②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贫困;③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策驱动。
(3)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解析由于朗多尼亚位于雨林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不是由人口自然增长造成的,而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是随着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而发生的。促使人口迁移的因素:一是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二是国家*策提倡并促进;三是巴西东北地区的贫困人口多。雨林地区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造成雨林的毁坏。
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小兴安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有林区,60多年来已累计生产木材10.5亿立方米。但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可以说“竭泽而渔”式的采伐再不停止,大小兴安岭林区将面临名存实亡的窘境。
材料二:年,大小兴安岭林区进行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小兴安岭林区要逐步停止天然林采伐。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对国家级公益林,优先安排营造林,全面禁止商品性采伐,禁止矿产勘探与开发。在禁伐的同时,还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1)森林火灾是导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之一,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季节),原因为;监测森林火灾的技术手段为。
(2)大面积天然森林破坏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答出三点即可)
(3)大兴安岭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答出四点即可)
正确答案(1)春季;春季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遥感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珍稀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物种减少等。(答出三点即可)
(3)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对木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改善能源结构,减小对林地的压力;加强林区建设与管理。(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春季干旱少雨和大风天气有利于火灾的形成和发展。(2)森林被砍伐会使它所具有的各种生态功能丧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3)要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障林业资源的不断更新,又要想方设法提高林区人们的经济收入。
(6分)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3分)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减少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正确答案D
解析结合图例,根据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范围和广度,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土壤侵蚀。
11、(3分)甲、乙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甲,其理由不包括()
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D、土地生产能力高正确答案B
解析甲为东南丘陵地区,这里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是对*土高原特征的描述。
(6分)读“*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3分)*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A、年降水量约为~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平方千米B、年降水量约为~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平方千米C、年降水量约为~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平方千米D、无法估量正确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植树种草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其侵蚀与堆积平衡的临界值应从图中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为0时读出年降水量和植树种草的面积。
13、(3分)*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
A、山东境内B、内蒙古高原C、*土高原D、太行山区正确答案C
解析*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与*河的泥沙输送密切相关,而*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6分)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4、(3分)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个月的均温差,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这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15、(3分)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部分的描述可知,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
(6分)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米,区内最大高差小于米。回答下列问题。
16、(3分)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①土地沙漠化扩大
②水环境恶化
③洪涝灾害频发
④水土流失增加
⑤地面大幅沉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纬度和海拔来看,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北部,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等)破坏植被,由此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进而河流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和农耕中的化肥、农药带来的水污染,使水环境恶化。因地处高原,且位于半干旱区,不会导致洪涝灾害。
17、(3分)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正确答案A
解析因为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是由于河谷内为沼泽地,不利于树木生长。沼泽地多的自然原因是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冻土广布,水不易下渗等。
(6分)对*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3分)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相同降水强度的条件下,可排列出泥沙量的大小。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自然恢复植被生态效益好于单一树种针叶林,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好。
19、(3分)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相同降水强度的条件下,可排列出泥沙量的大小。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自然恢复植被生态效益好于单一树种针叶林,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好。
(6分)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20、(3分)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B、开始下降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和森林的分布。日出时,森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而CO2浓度开始下降。
21、(3分)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D、西伯利亚、针叶林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和森林的分布。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
(6分)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3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和森林的分布。热带雨林的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是其不利条件。
23、(3分)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
①热量充足
②水分丰沛
③生长季节连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和森林的分布。热带雨林由于光热水资源充足,并且常夏无冬,生长季节连续,所以林木高大茂密。
(6分)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3分)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B、7月C、8月D、9月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利用。塔里木河的补给为冰雪融水,7月该地区温度最高,但冰雪融水转化为径流要有一个过程,因而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
25、(3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利用,塔里木河的补给为冰雪融水,7月该地区温度最高,但冰雪融水转化为径流要有一个过程,因而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开发利用塔里木河要兼顾全局利益,注意生态保护。
特别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