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华语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刘伟强的《无间道》,给香港电影带来了最后一抹曙光,之后便风光不再。
而张艺谋的《英雄》,正式吹响了内地商业大片的号角。
于是摆在香港电影人面前,似乎只有两条出路。
要么跑到陌生的好莱坞去试试运气,要么一头扎进内地电影市场的大阵营。
事实证明,香港电影选择后者,才能在新时代重新站稳脚跟。
于是在漫长的磨合期中,有一部大制作脱颖而出,或多或少给港片带来了寻求重生的希望。
几十位明星参演,横扫16项大奖,这部经典国产片,被央视反复重播:
《十月围城》丨BodyguardsandAssassins
当年,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十月围城》获得了16项提名,最终斩获了8个奖项。
但是这个结果,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在票房方面不难看出,电影在香港仅收获了万的票房,在内地却拿下了2.9亿的票房。
由此可见,合拍片成功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
一、港片的另一种可能
说实话,大制作和大背景,从来都不是香港电影的强项。
在港片最辉煌的年代,靠的是一群电影人层出不穷的创意,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的条件下,开创了香港电影独有的文化。
最高年产量高达多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然而在滚滚的时代浪潮下,好莱坞特效大片逐渐席卷全球。
与此同时,内地商业大片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香港电影人来到内地发展,便形成了一种趋势——合拍片。
合拍片,顾名思义就是多个地区的导演和演员聚在一起合作,拍出更为优秀的电影。
很多人认为,合拍片的诞生,是终结香港电影辉煌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港味的缺失、情怀的耗尽,才是港片走向没落最根本的原因。
在我看来,合拍片将会为香港电影发展,创造另一种可能。
二、合拍片是雷区?还是出路?
主旋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个并不太受欢迎的题材。
所以,当时在决定投资拍摄《十月围城》时,外界对这部电影都不看好。
但事实证明,《十月围城》改变了观众对于主旋律大片的看法。
就电影本身而言,《十月围城》的看点十分多。
豪华的阵容、精彩的故事、高尚的情怀、曲折的情节、独特的气质........
让这部华语大片,不再是简单的明星扎堆,而是新旧元素的杂糅,重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在年,有两部主旋律大片备受瞩目。
一部是《建国大业》,另一部就是《十月围城》。
虽然两部电影看似题材相同,实则两者在很多方面又有所不同。
《十月围城》是由陈德森执导,陈可辛监制。
同样是以历史作为背景,但是相比《建国大业》,整个故事却略显单薄。
确切的来说,这部电影讲的是那些“小人物”,由他们自下而上,呈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三、大背景,“小”人物
起初,剧本叫《十月维城》,但是编剧苏照彬在看完剧本后,觉得“围”比“维”字好,更能体现电影中的困境。
整个故事从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支线开始讲起,最后归拢到保护孙中山的这条主线上来。
有趣的是,饰演孙中山的张涵予,从头到尾只有几个镜头。
电影前半段,简单地交代了一下故事的背景。
孙中山回国,引来了两股势力的对峙。
一方是想要维持旧秩序的晚清,另一方是想要建立新秩序的革命派。
但电影真正的主角却不是他们,而是一群大义凌然、却不懂革命为何物的凡夫俗子。
车夫阿四、小贩王复明、乞丐刘郁白、*徒沈重阳、戏班班主女儿方红......
电影中反复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革命的意义在哪?
其实,当时几乎无人知晓这个问题的答案。
比如车夫阿四,喜欢照相馆的阿纯。无奈出身低微,一直将此事埋藏在心里。
老板李玉堂知道他的心事后,答应花钱帮他提亲。
于是知恩图报的阿四,不管事情有多么危险,毅然决定想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世俗的合理动机。
就连召集大伙的富商李玉堂,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参与行动,只不过是不想儿子卷入其中。
只可惜,牺牲在所难免,这群人最终也成为历史长河中,那群无名英雄的一份子。
四、认真的主旋律大片
在《十月围城》里,可以看到很多老港片的印记。
为了1:1还原真实的中环街市,剧组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有了彼时旧香港的风貌。
在开拍前,剧组一共拍了4个版本的孙中山,包括梁朝伟也试过镜头。
但是导演陈德森一直不满意,最终临近电影杀青,才决定用张涵予版。
据了解,为了帮张涵予打造形象,总共花费了多万,请来了《加勒比海盗》的化妆团队。
单是化妆就要花费9个小时,对张涵予几乎整张脸进行“整容”。
而《十月围城》的故事,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影片拍得很简单和直接,情感流露也非常自然,强烈的使命感赋予了整部电影的灵*。
在我看来,很难给这部电影一个准确的定义。
从导演到演员全是大牌,这部主旋律国产大片,改变了观众的审美。
与某些被伟大包裹的主旋律电影相比,《十月围城》更接地气,更令人动容。
电影七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