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亦称“重九节”、“老人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出于《易经》,取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两阳相重之意。战国时即有此节。屈原《远游》中已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盛行。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有出游登高,赏菊赋诗,饮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历代文人多有咏重阳佳作,今日重阳,重读古诗,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当是他出游时的作品。在古人思乡怀亲的诗歌中,这是一首传诵人口的名作,它以真切的感受、精练的语言,细致真实地描写出自己旅居外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据史载,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王维曾经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他本来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他弟弟王缙愿意削自己的官爵为他赎罪,因而获免。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同他兄弟之间感情的深厚,也可以推见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手足之情。情真意切是这首诗的特点,也是它得以广泛传诵的主要原因。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齐山在贵池城东南1.5公里。山名来历有二说:一说因山有十余峰,峰峰齐等;一说因唐贞观年间齐映任池州太守,曾登此山,故名。山不甚高,周围不过十里,然以岩壑秀美、溶洞奇特著称,又有大量摩崖石刻。唐会昌四年()九月,作者由*州剌史调任池州刺史。此诗为次年九月重阳所作。张祜有《和杜牧之齐州登高》诗:“秋溪南岸菊菲菲,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繁荣断,碧云江静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当时随作者一起登齐山的当还有张祜等人。此诗表面上作旷达之语,似乎只想尽情享乐,不念生死,实际上是在排遣和掩饰虚度年华的悲哀。九日即农历九月初九,亦称重阳节,古来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一旦跳开隐居与求仕的矛盾,面对恬淡宁静的农家生活,笔调就显得轻快洒脱,调子也乐观明朗起来。这首《过故人庄》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写成的,它是一曲清新明快而又充满温馨气息的田园诗。诗人难却故人的盛情厚谊,来到田家作客。主人的热情款待,老友重逢后的欢乐,一扫诗人寂寞苦闷的情怀。隐居的凄冷、寂寞,*治上的失意,都可以暂时放在脑后了。待人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色,别一样气氛。村庄被一丛浓密的树林围绕着,矮墙外是一带连绵起伏的青山。诗人俨然走进了世外桃源之中。更令人难忘的是主客间的欢饮畅谈。饭桌摆在茅舍前,坐下来对面就是开阔整洁的打谷场和青翠繁茂的菜园。谈话的内容离不开田家农事,庄稼的收成,桑麻的生长,一切都显得这样亲切诚挚,安祥宁静,没有仕途的争斗,没有人生的忧伤,也没有高深的哲理。诗人自觉不自觉的在这情景中,在这氛围里陶醉了。当红日西斜,诗人不得不告辞的时候,他竟然有些恋恋不舍了。结尾四句既包含着主人的挽留和再度邀请,也直接写出了诗人乐而忘返和再次前来作客的许诺。可以想象茅舍前的气氛是何等融洽,主客间的情谊是何等深厚。正因为主人再三劝饮,再三挽留,诗人才不得不留下一个明确的答复:重阳日再来作客,观赏菊花。最后依依惜别地告辞而去。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按照风俗,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都要聚会,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就像称作团圆节的中秋佳节一样,重阳节也是一个极易勾起游子思乡念家之情的民俗节日。王勃在咸亨(唐高宗年号,—)中曾客游巴蜀,在那里度过重阳佳节,这首诗题目标明蜀中九日,说明它是那时的作品。从诗的内容看,这一天又恰巧有人离蜀北归,王勃参与了送行酒宴。客中送客的境遇,使他益发乡思难禁,因此这首诗便很自然地成了一支凄惋动人的思乡之曲。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写登高思友之情。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本诗作者创造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特别是前四句既没有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没有着力描写景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写来,平淡而自然,展示了农村的静谧和自然界的优美。
内容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