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佛陀心中的父母深恩
佛法教人解脱,放弃情执,但并不反对孝道,反之还更加推崇净业三福中孝养父母及“十善业”。佛经中讲念父母恩重、孝养父母的圣言举不胜举。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较量。”
经中又云:“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由此可见,伟大的佛陀就是如此看待父母之恩的。
给孤独长者名号由来
佛陀时代有一个名为须达多的长者,家中非常富有。他生性慈善,赈济贫困,特别是愿为那些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提供衣食住处,为此人们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一生护持佛法,再加上与祇陀太子一起供养佛陀精舍的功德,成为最早护持伽蓝的贤者。
印光大师孝亲开示
印光大师曾这样开示在家徒众:“亲在,则委曲劝谕,冀其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吃素则不造杀业,兼灭宿殃;亲没,则代亲笃修净业,至诚为亲回向。心果真切,亲自蒙益。若未往生,可即往生。若已往生,高增莲品。”
重阳节来临之际,佛弟子除了看望老人长辈,帮他们做家务,送去所需之物,也可以避开平日的喧嚣,陪他们走入清净寺院,到大雄宝殿拜拜佛,或参加放生,善巧讲解些佛法义理。也可自己读诵佛经,如《报父母恩重经》《地藏经》等,以此功德回向父母,祈愿他们身体安康,信受佛法。此外,节日宴席虽意在让父母老者欢喜,但也尽量免杀食素。
登
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由东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初九“登高避灾”的典故而来,沿袭至今,被后人赋予更多寓意,如祈福感恩、吉祥和美。人们在重阳节去郊外登高、设宴、品茶、赏菊,感受秋天的丰收美景。重阳这一天也有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
重
阳
糕
重阳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是重阳节传统节令食品。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吕氏春秋·季秋纪》中就有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糕在南朝时已有文字记载。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不过食用重阳糕也要注意哦,尽量不要空腹食用,否则易引起泛酸,尤其是胃病患者,建议少食。
重阳时节冬令将至,犹如人的一生已近老年,珍惜生机,关爱生命,也就自然成为人们的普遍意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期盼世间老人垂暮前再度绽放生命的华彩。(转)
大福田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成就大福田。大福田为恩田、敬田、悲田,“恩田”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敬田”是尊重佛、法、僧三宝;“悲田”是看顾病人,救济贫困,怜悯众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