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一词可追溯到先秦之前,“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从古到今重阳节的传统娱乐活动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大概就像今天我们找个山头,带上一家老小,买上一堆美食,开上小车近郊一日游的全家总动员活动。
谈及菊花,我们最熟知的还是晋代文人陶渊明。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于是后人未经陶渊明同意就将他奉为了九月里(农历)的花神,作为了菊花的代言人。
粉彩百花不露地十二花神大瓶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
粉彩百花不露地十二花神大瓶(局部)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
找到菊花仙陶渊明了吗?
九月里其实还有很多植物,为什么就一枝菊花独秀了呢?典籍书牍里记载与菊花有关的历史名人何止陶渊明一个,为什么独他“一菊恒久远,代代永流传”了呢?
只能说,历史有时就是这么任性!
在那个菊花还为文人高洁之士所欣赏和赞美的时候,菊花都是这样的......
青花扁菊纹玉壶春瓶元
观复博物馆藏
*釉粉彩菊花纹菊瓣盘(大清乾隆年制款)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青白釉菊瓣纹带钮盒北宋
观复博物馆藏
仅仅赏菊还不能尽兴,有钱又有闲的古人还有将菊入酒,豪饮菊花酒的讲究。梁简文帝《采菊篇》中有云:“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作为菊花代言人的陶渊明先生自然对菊花的理解更是“入菊三分”,曾云:“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颓龄:衰老,垂暮之年的意思)”。大概是菊花酒有延缓衰老的奇妙功效。于是有了那段酿酒佳话——葛巾漉[lù]酒。
话说有一天陶渊明正在家酿菊花酒。郡将(郡将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地方郡守的别称)前来探望,正好酒熟了,陶渊明顺手将头上的葛巾拿下来漉酒(葛巾,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漉完之后,又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很难想象郡将看到这一幕,会如何将陶渊明的酒咬牙切齿地送入口中,然后再咽到肚里。
插画:苏徽楼
若逢陶先生的菊花酒喝光了那怎么办?
据说一年重阳节,陶先生果然有菊无酒了,于是在家门口捧着菊花坐等。不多时,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弘提着酒姗姗而来。陶先生毫不客气地一饮而尽,满意而归。这还真是一对酒有灵犀的好盆友。
我们今天过重阳节,鲜闻有饮菊花酒的习惯,莫非因为酒后驾驶......的种种?
德化窑安居乐业图花觚清雍正
观复博物馆藏
作为讲文明、懂科学的现代人,我们谨记“喝酒(che)不开车(jiu),开车(jiu)不喝酒(che)”的交通法则。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带上家人,开着小车,文明出行,礼让行人,过一个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重阳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