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5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海洋大学“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一行八人,前往崂山南九水景区,重温中国传统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怀荣教授带领博士生们重温了“重阳节”的历史传承。刘怀荣认为,重阳节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历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不惜笔墨,创作了大量的“登高诗”,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传承和弘扬。
例如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席上赋白菊》)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等等。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熊明教授结合刚刚开设的“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文献研究专题”,回顾了小说文献中记载的“重阳节”习俗。熊明介绍,南朝梁人吴均之写的《续齐谐记》最早记载了“重阳节”:东汉时汝南县发生大瘟疫,一个叫桓景的人父母病死,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叮嘱他勤学苦练,并且告诉他九月九日瘟魔又要重来。桓景带上茱萸叶和菊花酒,回乡帮助老乡登高避祸。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使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最后杀死了瘟魔。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在活动中,中国海洋大学“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们也即兴登高赋诗,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事在青岛文化界也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