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最早起源于人们九月丰收以后举办的祭祀活动。一来是为了庆祝丰收,二来是为了告慰天帝和祖先。它成型于先秦时期,发展于汉代。
魏晋时期,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直到唐代以后,重阳节被规范为法定节日,才有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重阳佳节。
我们中国人很看重感情,虽然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节日。但在我国,似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和团圆、祭祀、孝道等有关。这一点,国外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重阳节也不例外,发展至今,有晒秋、吃菊糕、饮菊花酒、登高、插茱萸和菊花、赏菊放风筝等习俗。
因为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国人眼中,“九”即为“久”,所以重阳节又被叫做重九节,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之意。
魏晋时期,重阳节被赋予的添福添寿的吉祥之意。在现代,“九九”与“久久”同音,赋予有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因此又被加入了敬老爱老的内涵。
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爱老敬老活动,也被称为“老年节”。
当然,只要心里真的感恩敬老,其实每一天都可以是老年节。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先时候的重阳节,其实男人们是不大参与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男尊女卑,女性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鲜少有机会参加各种聚会。
即使是有一些不得不参加的聚会,比如说婚礼、葬礼或者同伴的及笄礼时,都必须提前告知家里,得到家长允许才可以出去。
遇上逢年过节,自然有家里的长辈或者男丁去周旋这些事情。女性大约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的闺房,过着无聊至极的节日。
但重阳节是个例外!
从前文提到重阳节的几大习俗中不难看出,基本上大部分的习俗,是需要到户外进行的。而且很大程度上,男性的参与率并不怎么高,让他们喝酒可以,但插茱萸、头戴菊花等活动,想必很多男性都会排斥的吧。
重阳节一大早,起床以后的妇女们,就会把菊糕搭在女儿的额头上,说几句吉祥话,祈祷女儿家在未来的一年,顺顺利利、吉祥如意。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节日习俗,更重要的是代表着母亲对女儿的美好祝愿。
说到菊糕,这似乎又是一项男人们没有办法参与其中的活动。妇女们精心烹制好菊糕,或者酿造好菊花酒以后,就会带着这些东西,名正言顺地出门拜访自己的亲戚朋友。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家里的长辈和男性也不好阻止。
即使女方出不去,自然也会有别家的女性送这些东西过来。姐妹相见,自然又要开始一番寒暄。
大家互相约好去某地赏菊花,看到特别喜欢的,也会插在头上调笑一番。似乎这一年的所有霉运,都在看到同伴的那一刻,变得不值一提,再没有什么比伙伴相见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我替你簪朵菊花,你给我斟一杯菊花酒。我带着女儿跟你家女儿见个面,让龟缩在小小天地的孩童,从此也有了一个互相牵挂、互相吸引的好朋友。
家风比较开放的人家或者是对繁文缛节看得不重的平民妇女,更是会叫上几个相好的姑娘或者媳妇子去登高、赏秋。亦或是男性带着她们一起去,不过这样的人比较少。
看得出来,古代对女性的束缚颇多,正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古代女子悲苦的一生,总是和自己的这些至亲有着很大的关系,能在重阳节这天允许她们出来的男性,其实多少有些与众不同。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女性在重阳节这一天,会有一天假期。在这一天,她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受到繁文缛节的束缚。
只要没有做出格的事,过一个开心至极的重阳节,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用现代的眼光看,哪怕没有这一天的假期,单看古代妇女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的日程,都快赶得上现在的三八妇女节了。
其实话说回来,社会虽然对现代女性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但是她们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压力也比较大。
既要兼顾家庭,又要顾及到工作。和古代一心“主内”,单方面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妇女们相比,心理上的煎熬似乎更沉重。
还有一个关于重阳节的传说,这大概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三八妇女节”。
东晋史学家干宝撰的《搜神记》卷五有载,安徽全椒有一姓丁的媳妇,因不堪恶婆婆虐待,于九月九日自缢而死。她知道,和她一样受苦受难的姐妹,还有很多很多。
于是她化为神灵托身巫祝说:“妇女天天劳作,不得休息,九月九日不能再干活。”
于是,便有人尊她为“丁姑”,把九月九日作为“息日”。这是目前古代典籍中唯一记载的妇女休息日,大概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三八妇女节”。
当然这只是单方面的一个比较,毕竟从生活质量上来说,现代女性的幸福感肯定是要远远高于古代妇女的。
重阳节的敬老爱老行为应该提倡,但流传下来的这些习俗,我们也可以发扬并传承。
所以如果可以,女性朋友可以在这天给自己放一天假,也和古代妇女一样,过一个另类的“三八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