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九月初九即为重阳节。古人称‘九’为阳数,两个九相逢,成为‘重九’也就是‘重阳’。两个阳数重叠在一起,即为‘九九归一’,重阳节因此得名。古人以‘九’为最尊贵的数字,所以称皇帝为‘九五之尊’。同时九与‘久’同音,寓意长长久久。所以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吉祥长寿的寓意。所以重阳节就成了期盼老人家康长寿的节日。
重阳节关于重阳节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记》中,记载了古人在九月初九那天有丰收祭天地,祭祖的习俗。西汉时期,刘邦的宠妃戚夫人的贴身侍女名叫贾佩兰。戚夫人跟吕后争宠,让吕后记恨,被做成人彘,活活折磨致死。戚夫人死后,贾佩兰被遣送出宫,嫁给了扶风人段儒。她向段儒讲述了一些宫廷庆祝节日的习俗。其中提到了每到九月,宫里的人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来保佑自己健康长寿。重阳节的习俗就这样被传入民间。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重阳节赏菊,饮酒的习俗。到了唐德宗在位时期,正式将重阳节定为法定节日并将其列为‘三令节’之一。
戚夫人每到重阳节,古人们总会和家人团聚,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花糕。还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登高赏菊,赏景谈天。九月正值秋天,天气转凉,草木枯*,万物萧杀,唯有菊花在清冷中肆意绽放。古人一向很欣赏菊花高洁,清雅的风骨。晋代的陶渊明独爱菊花,曾经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杜牧也写到“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写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了古代文人超然物外,不惹凡尘的旷达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高,戴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古人在重阳节那天都要登上高山或高台,俯瞰美景,把酒临风。还要佩戴茱萸香囊或者把茱萸插到头上来辟邪消灾。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续齐偕记》中讲到。东汉末年,汝南人桓景跟随当时有名的方士费长房游学了好几年。曾经有一次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你们家要遭遇灾祸。只有和家人一起登上高山,把装满茱萸的香囊缠在手臂上,饮菊花酒才能消除。”
到了九月初九那天,桓景依照费长房的说法去做,第二天回家,发现家里养得鸡狗牛羊全都暴死了。而家人成功躲避了灾祸,得以保全。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家喻户晓。从此每到重阳节,人人都会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来祈求平安长寿。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一书中也有:九月九日那天,人们会把茱萸插到头上,用来祛除邪气,抵御寒冷。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在重阳节登高的典故中,最有名的当属‘孟嘉落帽’。东晋权臣桓温曾经在重阳节那天,和手下一群幕僚登龙山,饮酒赏菊。一行人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欣赏着漫山遍野的菊花,饮着菊花酒吃着菜,聊着天,好不快活。一阵大风吹过,把孟嘉的帽子吹掉了。可他毫无察觉,依然是该吃吃,该喝喝。桓温看了觉得挺好玩儿,想开个玩笑,就示意周围的人别告诉他。
之后孟嘉起身如厕,桓温命人把他的帽子捡起来放在桌上,又命人写了首嘲讽他的诗。孟嘉回来后看到了帽子,摸了摸头,这才反应过来。虽然自己露怯了,但孟嘉不急不恼,拿起纸笔写了首诗解释自己掉帽子的事儿,众人无不佩服他的才华与机敏。后世文人经常引用这个故事,来称赞孟嘉的通达洒脱。
孟嘉落帽除了登高和佩戴茱萸,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菊花不畏寂寞寒冷,在严霜九月中独自绽放。有高洁,孤傲的隐者之风,历来被文人所推崇。而且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的功效,秋天饮菊花酒正合时宜。汉代刘歆编写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了菊花酒的酿制方法。在菊花开放的时候,连同茎叶一起采下,加上黎米一起酿制到来年九月初九,就可以饮用了。
菊花酒陶渊明与菊花密不可分,重阳节饮菊花酒的由来同样和他有关。据南朝宋檀道鸾编撰的《续晋阳秋》中记载。某年的九月初九,陶渊明家里的酒喝光了。他在屋子旁边的菊从中采了一大把菊花,坐在地上摆弄了好一会儿。正当他百无聊赖的时候,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的人走了过来,原来是自己的好友王弘来给他送酒。陶渊明马上高兴起来,跟王弘两个人一边赏菊,一边饮酒,一直喝到大醉才尽兴而归。唐代诗人崔曙为此咏叹到“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好一份清新脱俗的雅趣。
陶渊明采菊花重阳节是祈求平安长寿的节日,也是洒脱浪漫的节日。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优美的传说。如今大家都喜欢过洋节,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重拾传统习俗,享受简单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