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九月九、“踏秋”节。
重阳之说,与“九”相关。《易经》中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为“重阳”。
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据传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然而,“重阳节”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记载却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习俗
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正逢深秋。一些沿袭已久的习俗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赏菊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菊是长寿之花,又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赞美,因此各类菊花展多在重阳节日举行。
登高
重阳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当属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有“茱萸节”之称。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之外,还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养生指南
重阳节的到来,也预示着天气将逐渐转凉,在这个崇尚敬老爱老的节日里,我们应该怎样关怀老人的健康?在日常饮食、养生进补方面,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调节饮食平衡也是防病护体的根本。秋季饮食老年人应以平补为主,尽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猪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饮食。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适当进行润补,即养阴、润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重阳节将至,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阳节的三大饮食习俗。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病缠上了我们的长辈,吃重阳糕也要有所顾忌。重阳糕作为一种点心,不宜空腹食用。重阳糕是一类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后,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泛酸,甚至烧心等情况出现,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诱使发病。
秋季多喝粥。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这个季节,喝粥不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胃肠道负担,对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帮助,稀粥里可加一些养胃健脾、滋阴润燥之品,可起到养肺润燥的效果。
秋季多喝汤。老人们多喝汤,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意思是人体的生理机理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应。养成饭前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的发生。当然,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这是因为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但切忌“狂饮”。
秋季多吃鱼。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克鱼肉,能够使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海鱼的含锌量高,且属于动物性食物,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老年人来说,海鱼蛋白质含量丰富,容易消化,又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
食物烹调要清淡。秋季天干气躁,很容易引起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所以滋补需以润燥为主。建议烹调清淡,少用辛辣调味料,少煎炸熏烤,炒菜少油少盐,油控制在25~30克,一小白瓷勺为10克,盐控制在6克以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每顿饭最好都有液体食物,不一定是汤,粥、奶均可。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不过新老人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人参、鹿茸都是我国传统滋补药材,很多老人会按照方子给自己进补,但是没有一款药膳适合所有人,而普通大众又难以判断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吃某药膳,所以想吃药膳进补的老人建议就医后让医生开药膳处方,并按照医生要求定时复诊和更换药膳方。
老年人在换季时节保持好良好的起居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出去旅游,在旅游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改变我们的起居习惯,再加上旅游的疲惫,饮食的不习惯,休息的不规律,会让老年人的身体产生很多的不适之处。旅游回来之后,老年人的恢复能力较差,恢复到原有的起居习惯又需要一段时间,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血压和心脏的不适。因此,老年人保持好一个良好的起居习惯很重要,不要轻易去改变。
秋季花木凋零,老年人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
在此,也提醒中老年朋友们,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多和家人朋友交谈,切勿悲秋伤感。“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中医上来说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重阳诗词
在愈来愈紧凑的生活节奏中,是这些传统节日提醒着我们季节的更替与时岁的流转。
值此佳节,我们不妨读一读古人庆贺重阳的诗词,找回那份难得的闲情雅致。
▲清·张同曾《菊花图》
九日闲居
[东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清·石涛《王摩诘诗意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之重阳赏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明·徐渭《花卉图卷》
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清·石涛《重阳登高图》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清末民初·吴昌硕《菊花图》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老北京风俗图谱》之重阳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近现代·田世光《翠竹双寿》
浣溪沙·重九旧韵
[宋]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宋·朱绍宗《菊丛飞蝶图》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帘卷西风,人比*花瘦。
▲近现代·张大千《重阳登高图》
风入松·湖上九日
[元]张可久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
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当年。
▲近现代·李苦禅《重阳佳节菊花开》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近现代·齐白石《重阳生日》
九日感赋
[清]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时光流转,父母一天天老去。而重阳节的存在就是在提醒我们,当我已长大,你还未老,陪伴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我们为人子女,趁此重阳佳节,不妨从繁忙抽出一点时间,给父母打一通问候的电话,陪父母吃一顿饭,和他们聊聊近况、说说未来。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