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出了许多外出打拼年轻人的心声。
重阳节现在作为与春节、清明节和中元节并列的四大祭祖节日之一而被人们熟知,但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却和祭祖关系不大。目前对于重阳节的由来,有两种主流说法。一是记录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中的丰收祭天活动。农历九月初九按照时间上来看是秋天丰收的季节,古人在秋收之时都会祭拜天地以感恩,这也被认为是重阳节的最初雏形。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祭祀“大火星”(星宿二)的习俗而来。“大火星”(《星宿解读:心宿二,让历史出现了第一个背锅侠》中有介绍)在九月初九之时会逐渐隐退,意味着漫漫寒冬即将到来,所以古人会举办一些祭祀仪式来欢送“大火星”的离开,这也被认为是重阳节的起源之一。
汉代的时候,我国南北地区的文化开始大融合,各地文化的交流开始让重阳节的习俗开始不断普及并进一步发展。《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到了魏晋时期,节日气氛更加浓厚,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说明魏晋时期重阳节已经开始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期,朝廷将重阳节定位正式的节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开始在这一天狂欢不止,形式也不仅局限于赏菊、饮酒,文人骚客也纷纷以重阳节为题材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句。到了明清时期,宫中宦官、宫妃甚至从九月初一就开始吃“重阳糕”来庆祝,持续十日之多,民间有的还会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虽然从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和祭祖关联不大,但是在港澳台、广东、福建等传统祭祀文化传承比较完整的地区,还是给重阳节赋予了“祭祖节”的内涵。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里,韦小宝左脚底刻上了“清明”,被人诬陷为天地会反贼,认为他右脚会是“反复”(合起来就是反清复明)的时候,皇上意外的发现他右脚却刻的“重阳”。韦小宝解释说,清明和重阳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这么做是为了提醒自己准时去扫墓而已。实际上,在这些地区,重阳节被称为“秋祭”,其分量和清明节的“春祭”一样重要,遥相呼应,就好像重阳节登高“辞青”和清明节外出“踏青”一样。
重阳节从战国时期的丰收祭天,到年我国*府将其定位“老年节”,数千年来经过演变,传承下来许多的风俗习惯。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喝菊花酒”、“吃重阳糕”。不过,有一些禁忌还是需要格外的留意。
首先,重阳节和端午节、清明节一样,不宜在和亲朋好友见面的时候称“节日快乐”,因为重阳节喜庆的外表是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所以,重阳还是祝愿别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更恰当。其次,赏菊花,喝菊花酒都是重阳节的习俗,但是送菊花就非常不合时宜了。菊花是向死者表达哀悼的祭花,送菊花给人会让人觉得晦气,加上重阳节祭祖的一些内涵,很容易让人误会你的意图。如果要送花,剑兰、康乃馨等寓意长寿福禄、感恩爱戴的花则更合适。再次就是不宜宅在家中,现在的年轻人,“宅”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特有的文化,但是从重阳节的传统来看,这一天凶气汇集下沉,人们才会登高避凶,如果宅在家里,很有可能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当然,婚丧嫁娶、动工入土、开业提车等事情也不适宜去做,不过和家人出去游玩,尤其是登高远眺,还是会带来许多吉祥的。
本文内容为原创,未经过原作者或者现发布者的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