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王维的诗句,意思就是远在异乡的人,每逢重阳佳节,更加怀念故乡。想起全家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唯独少了自己,不免让人暗自神伤。
要知道唐代的诗歌都是惜字如金,而这首诗最后三个字为“少一人”,由此可见,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活动要全家出动,一个人都不能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插茱萸都有哪些讲究?老话说:“重阳插茱萸,三插三不插”,分别指的是什么?
重阳登高插茱萸为啥不能少一人?
在《后汉书》中有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一位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学艺,立志为民除害。一天,他师傅告诉他:“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意思就是家人登高山躲过了,而家里的牛羊却未躲过。
虽然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有很多,但大多都是这个意思。古人认为重阳节是“*日”,因为双阳相逢而生阴,但是这种*有四怕,分别为: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所以要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大喊。
农历的九月正是茱萸味道最浓烈的时候,而且茱萸果是红色,于是人们就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和高声大喊,其目的就是为了躲避“瘟”的。说白了,重阳节的习俗就是一种躲灾的方式,当然要全家一起出动,一个都不能少了。
重阳节到底躲什么?
重阳节是双九相逢,九为至阳之数,也就是老阳,两个老阳相遇,也就是阳气到了顶点,自然就会生出阴气,也就是寒气。这就好比“夏至一阴生”是一个道理。比如端午节要插艾草和饮雄*酒,而重阳节就要插茱萸和饮菊花酒,意义都差不多。只不过端午是避午,重阳是避寒,都是一种躲避。
在每个季节交替之时,都是五行之气最不稳定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生病的时候,所以古人就认为,瘟神主宰着四个季节的交替,于是就有了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中间史文业,并称“五瘟”。
重阳节临近寒露,寒露也就是露水已寒,即将凝结成霜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就是寒气初生的意思。《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初寒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瘟”,而秋冬交替之时也是人们最容易生病的时候。
插茱萸都有哪些讲究?“三插三不插”,分别指的是什么?
《本草纲目》中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除此之外,茱萸的叶子还可以治霍乱,根可以杀虫。《西京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虽然茱萸的作用有很多,但是重阳节人们插茱萸,主要是利用茱萸的气味来驱除寒气的,与端午插艾草差不多。
一、插“吴”不插食
人们在重阳节之时,要把茱萸插在做好的布袋里,系与胳膊上,或者插在头上,也可以插在大门上。但是茱萸有三种,分别为:吴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重阳节所用的茱萸指的是吴茱萸。
《本草纲目》中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重阳节正是寒气初生之时,其主要的气候特点就是寒和燥,而茱萸正好可以抵抗这两种气候特征。所以《秋歌》中说:“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二、插早不插晚
每当重阳节到来之时,人们不仅会身插茱萸,而且还会在门上插茱萸,就像端午插艾草一样。所以插茱萸要尽量早一些,可以在重阳节之前,但不能过了重阳节之后,宜早不宜晚。而且采摘茱萸的时候,也要在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尽量让茱萸保持更多的水份。
所以在门上插茱萸的时候,要让根部朝上,这样就可以让里面的水份挥发慢一些,可以让茱萸的气味保持时间长一些。
三、插单不插双
因为人们在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就是为了抵抗寒气的,寒气就是冬季的阴气。古人讲究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抵抗阴气,自然就要用阳数,也就是单数,意思就是在门上插茱萸的时候,数量为一根、三根、五根等,不用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