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十月寒露接霜降佳节又重阳我们的节日口
TUhjnbcbe - 2022/9/17 20:43:00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五更落月移书影,十月清霜侵马蹄。”进入公历10月,除了迎来可以好好休息放松的国庆长假,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霜降,以及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纷至沓来,也在提醒着人们,深秋已至,寒意渐浓。

刘孝昌

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寒气渐生,与这些节气与节日一同到来的,还有大自然悄无声息的变化。在北方,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已经呈深秋的景象;而在南方,蝉噤荷残,也是秋意渐浓。“成都的秋天,是非常美丽的,可以说秋色动人。”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讲述中,蓉城的金秋时节,仿佛如画卷一般缓缓展开在眼前。

10月8日寒露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在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谚言,从节气“白露”到“寒露”,意味着此时露水已经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而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之后,天气就开始冷了。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寒露脚不露’。因为人们都觉得寒从脚下起,所以这个时节不能露脚,不然会得风寒的。”刘孝昌还说,在古代,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华。”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菊花也普遍开放。

在刘孝昌的描述中,到了寒露时节,成都也就听不到蝉鸣了,荷花池中,荷叶早已枯萎残败。但此时,成都偶尔还能听到雷鸣,因为气候比北方更为潮湿,北方在寒露时节已经听不到雷鸣了。

“这一天,成都人忙的忙,闲的闲。像农家,就要开始洒油菜籽的种子,还要播种蚕豆。花农们忙着收菊花,晒菊花,打包来到城里卖。但是城里人就闲了,去人民公园里面赏菊,去糕点铺买芝麻糕。成都人好耍,成都秋色又美,于是一家人出门游玩,赏银杏、菊花。”

10月14日重阳节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提到重阳节,也许不少人心中浮现的,应该是那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流传千古的名篇,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于国人的印象颇深。而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能够看出在此佳节良辰中,人们承袭了上千年的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登高图》,清,石涛绘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刘孝昌回忆,在重阳节,成都人历来有登高望远的习俗,但在成都附近,几乎没有什么高山,人们去哪儿登山?去老成都的城墙上走一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一天,成都秋高气爽,旧时大多是矮小的瓦房,从城墙上望出去,就能看到在瓦房之外,是一派金*的景象。倘若是迁客骚人,文人墨客,则选择去望江楼上登高远眺,赋诗几首。”而想要登山的老百姓们,也会选择去凤凰山、天回山等比较近的山上,感受一把登高的乐趣。

而更近的登高去处,就是老成都的城墙了。在重阳节这一天,卖凉粉的、卖锅盔的、卖素面的……几乎全成都的小摊贩们,都集中在城墙之上。而旧时的成都居民,早早地就盼望着到这一天一饱口福了。

《月曼清游图》之“重阳赏菊”,清,陈枚绘

10月23日霜降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当深秋景象愈发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之时,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就随着寒意一同到来了。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而天气渐寒始于此时。值得一提的是,霜降时节并不意味着会“降霜”,而是意味着“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中国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落;三候蜇虫咸俯”。其意为: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传统中,一直有“不时不食”的讲究,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在霜降节气,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且认为“秋补”比“冬补”更要紧。于是,吃柿子、煲羊肉、吃鸭子等等,都成为了“秋贴膘”的首要选择。

秋意虽好,但霜降的来临,也意味着寒冬将至,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抓住秋天的尾巴,看菊、进补、赏秋……好好享受为数不多的金秋时节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月寒露接霜降佳节又重阳我们的节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