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中元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登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佩茱萸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逐寒祛风的功能,生长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我国大部分地区。茱萸入药,可制酒养生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谐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吃重阳糕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赏菊
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中国自古有秋季赏菊的传统,尤其到了宋代得以大兴。宋人笔记中对秋季赏菊记载很多,孟元老于《东京梦华录》中回忆开封九月的盛况:“都下赏菊,有数种。其*、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色而圆者曰”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清两代,赏菊照样是秋季必备的传统项目,散文家张岱记述了一段他跟友人一起去参观“菊海”的奇特经历。出城走了五里路,到了传说中的花园,在园子里绕来绕去,边边角角都踏遍了,“绝不见一菊,异之”。正在这时,花园的主人将他们带到一处苍莽空地,那里有三间用芦苇叶搭建起的大房子,张岱他们一进去,就大声惊叹“真菊海也”!大房子的三面砌了三层花坛,全部堆满了菊花,“花大如瓷瓯,无不球,无不甲,无不金银荷花瓣,色鲜艳,异凡本,而翠叶层层,无一叶早脱者”。让张岱大饱眼福。
但菊花别有一用,是现代人不敢想象的,那便是“解饿”。苏东坡在《后杞菊赋》中写道,他于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的《杞菊赋》中看到菊花能吃的字样,一直不信,以为“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等到出任密州太守的时候,竟然困顿到了想吃顿饱饭都拿不出钱来的地步,于是他拉着好友——密州通判刘廷式,沿着古城的城墙根去挖野菜,在一处废弃的苗圃里找到菊花苗,狼吞虎咽了个精光,然后“扪腹而笑”,方知陆龟蒙之言可信不谬也。
菊花酒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放纸鹞
纸鸢又名风筝、鹞子。自古相传,重阳时有放纸鸢的习俗。
据史料中记载与古诗的描述,北方人放纸鸢多集中在清明时节,而南方人则多集中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时,福州也因此一直保留着重阳时一定要登高放纸鸢的民俗活动。为何南北方差异如此之大?为什么南方人多在重阳时放纸鸢?这是因为放纸鸢因其对气候风力的要求,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节令性有关。
由于北方在清明节前三个月内,风向最稳,一旦清明过后,季候风袭来,*沙漫漫,因此人们以清明为分界线,习惯在那时放纸鸢,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与之相反,因气候的关系,农历九月,南方季风渐强,时节秋高气爽,正是放纸鸢的好时节,南方人则养成重阳节时放纸鸢的习惯。
虽说“九九重阳放纸鸢”的习俗与气候节令有关。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与传说的渲染,放风筝,不仅仅成了娱乐的项目,也成了重阳节必做的一件事。相传这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迷路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有祈福去除晦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