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又重阳论重阳节的伟大意义
TUhjnbcbe - 2022/11/8 21:53:00

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华民族的重阳节,日与月皆逢九,故称为“重九”,而《易经》视“六”为阴,视“九”为阳,故“重九”称为“重阳”。

在中国,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风俗。因秋高气爽,故登高以眺远,仁者乐山,正好可以领略天高云淡之妙境。同时,因恰逢花中四君子之菊花盛开,故可以赏菊,尤其对于君子和名士,可以发出“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叶舞秋风”之高洁感叹,也可对“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心仪一番。至于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均属于制节令之宜,行佳节之事。

而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重阳节还有一个最大的意义,那就是“敬老”,而“敬老”的意义,则是关乎中华文明,为每一个中国人而设,也适合每一个中国人去做,因此是一个民族行为,因为有这个意义,我国则于年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年5月20日,国务院把重阳节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九月初九的敬老节,只有中国人才有。中国人的节日,大多讲究“天人合一”,重阳节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天有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九月初九在中秋之后,属于晚秋了,之后的时光就是天气逐渐变寒,进入严酷的寒冬。而与此类似,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即也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进入老年后,如寒冬一样的老、病、死也自然而来。

然而在另一方面,天有四季轮回,寒冬终会过去,阳春就终会到来,如此就实现了天的长久。而人死不能复生,老年过去就是死亡,这样一来,“天与人”这样看起来却不一样了。

如何实现人象天一样的长久?在这里,文化就起作用了,发明了《易经》的中国圣贤,不讲天堂地狱,不讲来世今生,也就是不讲怪力乱神,只通过一个“孝”字,就实现了中国人的“永生”,而且是“幸福的永生”。

我们先看中国圣贤造的这个“孝”字,上面是“老”的一半,下面是“子”,当初造字的意思应该就是“未老有子”,未老之时,就是青壮年时,就应该生育子女,这样才是“孝”。

这就跟春生、夏长、秋收一样,当人生的秋冬到来的时候,也就是等到老了、病了、临终之时,这个人不仅有天伦之乐,而且还有子女赡养和照料。即使死了也不是万事皆空,子孙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血脉一代代地往前流传,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就好比自己的存在,生前的孝敬,死后的祭祀,由此实现了中国人的“幸福的永生”。

树老根多,人老病多,禾怕露风寒,人怕老来难,衰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的幸福与否关键在于晚年,而要想晚年幸福,不能靠西方式的养老,西方式养老只能解决物质保障,最终还是需要儿孙的孝敬。

有了孝道的存在,一个人孝敬自己年迈的父母,将来老了,子女也会孝敬你,这样就形成了幸福人生的链式传动,这种传动的深远设计当然不是西方肤浅的18岁独立、恋爱婚姻自由所比拟的,他们的社会是“儿童的乐园,中年的战场,老年的坟场”,在西方,人老了就是一架将要报废的机器,怎么可能有人生幸福可言呢?从这点看,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其根源就在这里。

中华文明自舜帝开始就强调以孝治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把孝道作为最基本的修身内容,孝道的内容包括很多,敬老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老有所养的落实让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和谐社会。

周朝在敬老方面率先做出了示范,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举行乡饮酒礼,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会享有特殊的礼遇,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

后来历朝都效仿周朝的做法,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二,康熙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

而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甚至判刑。

孝道成为了国家道统和*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就有了风行草偃的效果,中国老人不仅有物质上的供养,有家庭的天伦之乐,更有社会上的地位,敬老尊贤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

“生姜还是老的辣”、“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老谋深算”、“老成谋国”这些话,也证明了敬老的合理性,老人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但是智慧和经验却是年轻人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敬老尊贤,对家庭、对后人、对国家都是一种合理的文化安排。

这不仅体现在血脉上,还体现在学脉、文脉上,在继承上创新,孔子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孟子继承孔子,于是一代代地将中华文化不断推到新的高度。这当然也跟西方式的不断否定思维不一样。

而现在很多企业出现的“欺老不欺少”、“35岁的老人、45岁退休”的西方式做法,农村几千万的空巢老人,无疑就是与中国几千年的敬老尊贤的文化南辕北辙了。这样做的后果当然是以夷变夏,中国不再是中国,而中国人的老年除了身体的病痛无法解除外,精神上的痛苦更会代代传递。

因此,重阳节的敬老意义,在中国梦的大时代里,应当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重视起来,抛弃西方垃圾思想,加强中华文化自信,确保每个人的老年是有尊严的,是充满幸福感的。

/10/17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又重阳论重阳节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