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两首有关重阳节的名作,又是过重阳,台榭登
TUhjnbcbe - 2022/11/23 21:58:00

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可以背诵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九久谐音,意味着天长地久。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所以整个社会才文明和谐。

金秋时节、双九相逢,人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酒,祈福消灾、逢凶化吉。孟浩然秋登兰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辛弃疾带湖小酌,“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那些身在异乡的游子虽然内心惆怅,但仰望夜空、对酒当歌,一定也期盼着老人们能长寿安康、万事吉祥。每逢佳节倍思亲,分享两首有关重阳节的名作。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五代:李煜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后主作为一国之君,本该与民同乐,共享荣光。可是眼看江山不保,心情无比惆怅,即使面对冉冉秋光,不仅叹息时光难留,更在心中愁叹南唐的前途一片迷茫。红叶铺地、秋色静美,重阳临近、茱萸香坠,词人描景抒情,却更觉其愁思难解。

李煜悲秋,这种愁情越是在美好佳节,越是凝重难描。“紫菊气,飘庭户”,仿佛这愁情也随着紫气东升,飘到宫廷皇室,而且在不断地变浓,慢慢地又化作烟雨,笼罩在词人的心头,更弥漫在南唐的各个角落,连那新雁也觉气氛悲凉,不得不“咽寒声”。

如此凄迷和悲凉的秋景,不仅铺垫充分,而且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边才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

行香子·天与秋光宋代: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此词作于重阳节之前,丈夫去世不久,李清照心中愁闷。菊花开、秋凉袭,词人独居在一座院落中,梦中醒来无法安眠,只有听取砧声、蟋蟀声和更声来打发时间。天高气清、烟消云敛,西风飒飒、落叶萧萧,易安因国破家亡、又颠沛流离而使心境凄悲,眼前衰退的景象令其黯然情伤。

重阳临近、菊花灿烂,薄衣初试、绿蚁新尝,虽然还是老物件、旧传统,可是独自品尝,味道却完全不一样。最后三个排比句,更使词章自然灵动,增加了词的音律和修辞美,也强化了作者心中的愁情。

天与秋光,女主人却百感交集,格外情伤。落日余晖,庭院暗淡,一个人在院子里感到惊恐害怕,白天尚有绿蚁酒使她醉倒,夜晚酒劲过了,往事又涌上心头。她对月思夫,月辉照在空床,词人以乐景写哀愁,其哀倍增。

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婉转的交响曲,令人倍觉情怀悲凉。此词声声凄切、字字血泪,完全是整个时代苦难的缩影。

苏轼曾赋诗赞美重阳,“共挽朱幡留半日,且餐山色饮湖光。”轻声吟诵,可以感悟诗词中赋予重阳的厚重感;热情高歌,也能够品味传统文化里讴歌重阳的沧桑感。正所谓,金桂璀璨盼重阳,兰苑飘送菊花香。夕阳迟暮晚霞美,松心不忘少年狂。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首有关重阳节的名作,又是过重阳,台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