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诗词话古今
文
唐宁远
岁岁重阳,又至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敬老节”、“祭祖节”、“登高节”或“菊花节”。古人因春生秋落而感叹生命盛衰,对秋日怀有别样情怀,历代吟咏重阳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重阳节最早起源于人们驱灾辟邪的祈愿,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有“桓景除瘟魔为民除害”的传说,唐代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重阳有“登高”“踏秋”“团聚”“敬老”等习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句像思亲的符号,常使无数游子热泪满襟,堪称重阳诗词中的典范。重阳节第一主题是“祭祖”,游子们风尘归来,举行全族祭奠先人活动,重阳节也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诗诠释了重阳节的第二主题是“登高”,与王维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叹在他乡不能与亲友同聚而伤怀。若说,阳春三月举家春游谓“踏青”,九月集体登山则称“辞青”,我们能从四季更替里感知哲学之理,从生命轮回中感悟生命之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是艰难苦恨、离乱悲愁的集大成者,“安史之乱”后的第四个重阳节,杜甫独登白帝城外高台远眺江景,抒发身世命运之悲和时局离乱之慨,倾诉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此诗凸显了重阳节第三个主题“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生暮年更需要关爱、关怀。
“百善孝为先。”“百里负米”“亲尝汤药”“江革负母”等感人故事代代相传,孝亲敬老也是善德之始、幸福之源。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年“老年节”又被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重阳节新主题蕴含着敬老、惜老之情,增添了更为深远的寓意。
重阳,是一个感恩、陪伴的节日。“莫笑别人老,自己终归老。”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今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空巢老人”“老漂族”应得到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