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艺起过节九九重阳节,过的到底是什么节澎
TUhjnbcbe - 2023/3/6 19:57:00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20.html
                            

雅昌讲堂艺起过节|九九重阳节,过的到底是什么节?原创雅昌讲堂雅昌艺术网

大家好,欢迎收看雅昌讲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之极,两九相重所以又称为“重九”,又因日月皆逢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古时候民间在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配插茱萸、拜神祭祖,以及饮宴求寿的习俗。传承到了今天,又增添了敬老的内涵。可以说,登高赏秋和感恩敬老是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主题。

今天的“艺起过节”系列,我们就来讲一讲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还有古人究竟是如何过重阳节的。那些“藏”在诗词和绘画里的“重阳”又有哪些。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但究竟起源于何时,却一直没有定论。远在战国时,已经有了“重阳”之名,屈原《远游》诗中说:“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句中的“重阳”就是佐证。但洪兴祖解释为“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联系上下句分析,这里的“重阳”是“九重天”的意思,而并非节日之名。

根据《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衹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从那时开始,我国就已经有了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祀天神和先祖的活动。但这时的庆祝形式还只是大家聚在一起祭祀后的饮宴,是一种丰年庆祝的仪式。

另一种起源说和“火”有关。古人总是对火有着莫名的恐惧,因而也常常祭拜火神,而且他们认为冬天要来了代表着火神进入了休眠。古代作为季节标志的“大火”星会在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隐退,使古人失去了观察时间的坐标。《夏小正》称“九月内火”,所以在“内火”时节,就要举行送走火神的仪式,就像火神出现时也要有迎火仪式一样。清明前后,人们会为度过了漫长的冬天而外出踏青,重阳节为了“辞青”,人们也会全家一起去登高避灾。

而关于登高望远,饮菊花酒的风俗活动,也是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战国时已经有了餐菊之俗。《事物纪原》有记载:“齐景公始为登高”。但究竟是何时登高,何时饮菊花酒,它们与重阳节又是否有联系,历史上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今天没有办法得到定论。

重阳节的风俗

但根据古籍记载,最晚是在西汉时,重阳节已经成为了固定的节日,而且增加了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的风俗内容。

《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的宠妃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在宫中时,每遇“九月九日”,便“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花)酒”。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古人将它作为驱邪的神物,每逢重阳节,人人佩戴。菊花酒是用菊花酿制而成。菊花凌霜不枯,傲寒而开,气味芬芳,是延年益寿的佳品。显然,佩茱萸、饮菊花酒在汉代已经成为重要的节日习俗了。

而登高习俗也是始于西汉,《西京杂记》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其实关于登高的习俗,还有一层浪漫的神话色彩。《续齐谐记》中说: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会有大灾,你可速回家,让全家大小人皆佩带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干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照师傅所嘱,令全家登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鸡、狗、猪、牛、羊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殷切盼望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九月九日虽不像五月五日那样被视做“恶月”、“恶日”,但古人认为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因为重九是“阳”字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

重阳节的起源虽然被涂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诗情画意的生活习俗日益的丰富了起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魏晋时期著名的爱菊人士陶渊明在《九日闲居》的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就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

在古人的笔记中,关于重阳节的佳话不胜枚举。其中就有“孟嘉落帽”的故事。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明帝的女婿桓温为征西大将*,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任参*。孟嘉少年时就负有才名,颇受桓温的赏识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大宴僚佐于龙山,正当他们酒后诗兴大发之际,突然一阵风起,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了。孟嘉并未觉察,还在津津有味地饮酒赋诗。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冠冕风度的礼仪之邦,官帽落地不觉,有伤大雅。桓温看到后,暗令与会的文学家孙盛趁着孟嘉去厕所的时候,把帽子放在了孟嘉座位上,并作文嘲笑。孟嘉回来一看,立即逞兴作文以答。由于他文词俊雅,语出四座皆惊,僚佐无不叹服。由此,“孟嘉落帽”就成了一个著名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

原标题:《雅昌讲堂艺起过节|九九重阳节,过的到底是什么节?》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起过节九九重阳节,过的到底是什么节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