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斗融媒」
从全球的角度看,在20世纪人类平均延长的寿命要比过去上千年来人类增加的寿命都长,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寿世纪”。而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年的35岁,到年77岁——70年间中国人均寿命延长了42年。中国和世界一样,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变——由原来青年人口最多占底座的金字塔形状逐渐变成了各年龄层次趋平的长方形。
寿命延长意味着社会构成老年人的增多,而这绝不仅仅是个数量的变化,它背后一方面是和平安定的环境,不断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普遍提高的卫生医疗水平;另一方面是巨大新需求变化,文化价值的冲突,社会公共资源如何重新分配的一系列问题。
中华民族有敬老尊老的优良传统,但伴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矛盾与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随手点开新闻,把老年群体送上热搜的常常是“槽点满满”——“不合时宜的举止、无所适从的落伍”。老,这个从有生命就有的自然现象,在人工智能时代在长寿的世纪,却成了全社会的新考题。
面对新智能时代,他们束手无策;尝试追求感情,常常无法拿捏分寸;而本来稀缺的公共资源,他们跟小的争起来,又常常是赢了场地输了形象。
最长寿的时代,老却并不容易。
打破对“老”的偏见,才能跨越数字鸿沟。“老”不等于“衰”,理解与平等看待才是关键。
移动支付,扫码预约这些年青人司空见惯日常的生活场景,对于老年人来说却非常挠头。那些不屑于老人落后的人们,忘记了中国这代老人一生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童年还在温饱线挣扎晚年却赶上了全球化的巨大跨越。按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的话,那么现在的老年人最年轻的都是60年代初出生的人群,彼时中国刚完成全国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新的国民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建成。这是一群小时候钢笔都被视为奢侈品,晚年却遭遇了智能手机人手一部的老人;这是一群在二十几岁才见过只有八个按键的彩色电视机,晚年却要面对家里几个盒子,从触摸屏到七八个遥控器网络电视的老人——他们与从出生就有互联网的年青人相比,认知跨越程度堪比穿越剧。“老”不过是表象,发展积累的差异才是真正的原因。
人人都明白尊老爱幼,现实里人们却愿意更多的照顾儿童,而不愿意迁就老人。年龄的歧视,背后是消费主义的嫌贫爱富。
“老”是自然规律,但我们愿意维持年轻一掷千金,却不愿意为适应衰老而多花精力。我们愿意为儿童专用的餐具,电子产品付费,却懒得为上亿老年人设计更容易看清和操作的界面。身体机能的退化,例如“眼花”、“记忆减退”,这种基于生理年龄造成使用的不便,本来就是设计者在设计产品之初就该考虑的。许多APP会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使用习惯开发“young”版,“少年模式”,却鲜见“老年模式”;老年人作为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人群,为什么他们的用户体验就要排除在外?因为市场的数据告诉他们,老年人更节省,更容易满足,更少进行消费活动。消费主义+人工智能时代,老人的先天不足不应成为低能的“原罪”,而是全社会都要重视的发展短板。
事实上,理解老年需要,经过耐心的普及、设计的调整、流程的改造,老年人对数字时代的态度是积极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自年起,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