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良禄
《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中有两个“九”,故称为“重阳”节或“重九”节,它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随着时光的流逝,重阳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最初的重阳节是庆祝农作物丰收,祭飨天帝和祖先的活动,后来发展到包括出游赏景、登高眺远、观赏菊花、插挂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瘟魔祸害百姓,有个叫桓景的青年访仙学艺成功后,于重阳节这天,回乡让民众登高避邪,接着为民除掉了瘟魔。所以重阳节又有了登高的习俗。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有关于重阳登高的诗词,比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在梓州过重阳节,也留下了“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的佳句。
年,国家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的“敬老节”。自此,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事实上,在这个老龄化的社会里,很多老人尽管有儿有女,但他们内心是孤独的。网络上有一首诗,或许能够代表当今空巢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处境和心态:
野村孤影依寒门,
游子他乡粥可温?
昔日承欢膝下绕,
而今白发守*昏。
这首诗写出了老人孤苦伶仃、无助而凄凉的晚景。也许,诗中所描写的情况只是少数,但从“粥可温”这三个字去解读,却能读出另一番况味:即便是老人“孤影依寒门”,仍然拥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往小了说,这是穿越时空的牵挂,往大了说,这无私而伟大的慈爱呀!
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重阳前后,气温阴盛阳衰,凛冬更甚。从生理上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于青年人,体内阳气很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阳虚则寒,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表现为四肢或全身发冷,有的还常伴有声低懒言,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体阳不足,一般容易感冒。若是肾阳不足,则会出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等症状。一旦入冬,气温冷多热少,阴阳失衡,老年人就很有必要穿羽绒服裘皮装捂身保暖,多晒太阳,多做户外有氧运动,多吃高热量食物。肾阳虚或脾胃虚弱者,还应该服用中药进行调理,滋补肾阳,健脾养胃,以补充体内热阳之气。
年,国家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于年、年进行过两次修订。这部法律的颁布,无疑从国家层面为老年人补充了心理上的“阳气”。《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20多年以来,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好转。比如很多地方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免费或打折公交、地铁车票和旅游门票,对老年人进行节日慰问和高龄补贴,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为老人开展义诊、义演、义务理发等送温暖活动,从社会层面为老年人补充了许多“阳气”,让各地的老年人心中倍感温馨。
从心里上讲,一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普遍感到冷清、孤独、寂寞,这种心里阳气不足的老人,他们的儿女为了生计,不得不去他乡打工,家中仅剩下他们留守看家。这类老人被称做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另一种是丧偶、离异不愿意续弦的老人,儿女外出谋生,把老人往敬老院一送了之;第三类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他们有*府供养,天天待在养老院,衣、食、住无忧。这三类人,精神上普遍缺少家庭温暖,缺少亲情的关爱,特别是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心情尤其孤独。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为他们送温暖补“阳气”。据悉,许多养老机构为老人配备了相应的心里咨询师。他们常常跟老人交流沟通,安抚情绪,解开其心结,使他们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从家庭层面来看,做儿女的,应该常回家看望父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年春晚,陈虹、蔡国庆、张迈、江涛一起演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一夜间火了,只因为他们唱出了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心声,从而引起广泛的共鸣。但事实上,很多做儿女的也是心有余而钱不足,基本上是年终过春节回一次家是普遍现象。他们挣钱不多,得考虑回家成本,不能做到那个“常”字。对此,父母也可以理解。但是,在通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不能常常打个视频电话、发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