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作为一种工具,早在国家出现以前已经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国家出现以前,先民最早用旗帜,画上图形,代表一个氏族或地区。夏代以来,旗帜被用于丧葬中,称为铭旌,《周礼·春官·小祝》贾公彦疏云:谓为铭旌,用生时旌旗,但沽而小。铭旌主要是标表逝者身份,《礼记》载: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此外,先秦时期的旗帜用于商业,起到传播商业信息的功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既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帜则是传播酒水的广告牌,传播酒水信息。
秦汉已降,旗帜继承先秦以来的识别死者身份和广告的功能。其中,用于商业广告的旗帜称为青旗、酒旗、酒帘、青帘、望子、酒招、幌子等。店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唐代诗人的笔下处处描绘了这样的现象: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
宋代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化的兴盛,崇文抑武的*策的实施使旗帜社会功能不断扩展。
传递商业信息
宋代旗帜功能的扩展首先表现在商业方面。旗帜色彩鲜明、易于识别的特性使其在商业中发挥了传播店铺、商品信息、标表物价的功能。
传播店铺和商品信息
宋代旗帜在商业中发挥了传播店铺和商品信息的功能。宋代酒业的发展使旗帜在酒水广告上运用得十分普遍,且形制多样。宋代广告酒水的旗帜主要有酒旗、青酒旗、酒帘、酒望、望子、布牌等,虽名称各异,其形制皆与旗帜大同小异。酒旗、青酒旗、酒帘等早见诸于前代,皆为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帜,或写着酒字。宋代不乏这种样式的酒旗,有的酒旗形制更为夸张。
《武林旧事·迎新》中载:酒库在酿成酒后,每库各用布匹,书库名商品,以长竿悬之,叫做布牌。南宋时期,酒肆的酒旗用三丈余高白布作为旗面,上面写着某库选到有名高手酒匠,酝造一色上等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用大长竹挂起,三五个人扶着,广而告之。从旗帜的形态上看,布牌远比酒旗、望子高大,其幅面高丈余,而且幅面所书写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库名商品。某库选到有名高手酒匠,酝造一色上等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一方面向民众说明酿造者是非常专业的,另一方面标表了该酒特别辣的特色,另外还自夸了酒的品质为第一。官营的酒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酒店的名气在民众中间迅速传开。
民间酒肆的旗帜广告也有自己的特点,不仅标表店铺,还传递酒的特点及其他信息。宣和二年,晁盖等截取了梁师宝献给蔡京的上寿之物。官府追踪晁盖等人到五花营前村,缉事人见酒旗上写着酒海花家四字。酒旗上酒海二字,表明该酒家酒的储存量很大;而花家则透漏了该酒肆之主姓花。《水浒传》中三碗不过岗的酒旗则说明其酒力之大。
此外,宋代旗帜的广告功能不仅限于酒业,而且扩大到其他行业。宋祁描绘了邻居挂旌旗卖饼的情况:初日关门照上旌,芬肴无算客庖盈。本源渐大囊钱足,不复还家唱渭城。这里,旌也是旗帜的一种。悬挂在饼店的门前,标表店铺,以吸引民众的目光。
标表物价
宋代还使用旗帜标表物价,这是前代从未有的现象。宣和六年秋,秀州(今浙江嘉兴市)发大水,田地被淹,流民充斥于路。当时仓库空虚,但却并没解决问题的相应*策。洪皓向郡守陈述,请求由他负责赈灾事宜。洪皓登记了境内粮食数量,留下一年所需的粮食,其余粜于城之四隅外,并损市直钱五,戒米肆,揭价于青白旗上。洪皓通过将粮食价格写于旗帜之上来告知民众,使得民众能够在荒年仍可以自存。此外,洪忠不定时巡行,抶其旗靡者,即发现有旗帜不正,上涨粮食价格的商铺,皆惩罚之,使皆无敢贵籴。可见,宋代在特殊时期还出现了使用旗帜标表价格的现象。
旗帜在宋代商业普遍使用及功能的扩展,与宋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打破集中管理商铺、日中为市的坊市制度,使商业发展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无论官营商铺或个人开设的小店,都以各种形式的广告进行宣传,招徕顾客。
传递灾情
宋代旗帜作为传播工具在灾荒救济中起到的传递信息、导引等功能,提高了救灾效率。
传递城市火灾信息
宋代经济高度繁荣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屋宇高耸,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壅塞,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等。宋代旗帜进入城市火灾管理,传递火灾信息。旗帜成为城市传递火灾情况的重要工具之一。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人口密度大,且屋宇林立,街道狭小,多为风烛之患。因此官府做了防火的措施:在坊中设置防隅官屋,其中屯驻官兵,并且在附近设立望楼,差遣兵卒观望,朝夕轮差,相互替换。如果发现着火冒烟的地方,在白昼兵卒就以旗帜指其方向为号,即将旗帜指向发生火灾的地方,以便官民易于火灾发生的位置。夜晚则举灯指向有灾情的地方。此外,为进一步指明火灾发生的地点,兵卒利用旗帜的数量来传达:若朝天门内,以旗者三;朝天门外,以旗者二;城外以旗者一。可见,旗帜城市火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递救荒信息
宋代荒*是中国古代荒*的转型阶段,其措施较前代更加完善,效率更高。此时,旗帜也进入赈济,发挥了标表、传递信息的功能,优化了救荒方法,提高了救荒的效率。乾道四年(),庐陵(今江西吉安)发生灾荒,民众渴求粮食。谢谔用五种不同颜色的旗帜标表不同的队伍,分批赈济给民众粮食,顺利完成了赈灾。《救荒活民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徐宁孙的赈济之策中提出,在赈济之日,用五色旗,分为五处。每处差拨指使二员、吏人二名,登记灾民情况。每一名给与牌子,并小色旗,候支俵及数,前来赈济所报覆。即给每名吏人牌子和彩色的小旗子,等候饥民前来受赈。这里,小旗帜起到标表赈济地点的作用。苏次参在赈济澧州(今湖南澧县)灾荒时,请米冗并,遂令几人为一队,逐队用旗引。程俱也曾提出在赈济中用旗帜管理各类人群的更为具体的方法:
乞令抚谕官遇招抚*人,即于郊野各立旗号。如曰元系前*人兵,曰后*、曰中*、曰左*、曰右*仿此,余将帅下各立一旗。又一旗曰诸路*兵,以待群盗之未就招安,及非见今领兵将帅下*兵,或虽是五*及诸将而有嫌隙畏惮,不愿复归旧*下者。于逐*后又立一小旗,曰家口。既各立旗下,实时各*为籍,具载见统领人某姓名下,及元来*分、资级、姓名。有家口者并家口注籍,结计若干人。又一旗曰百姓老小。一百姓老小又别为三旗,一旗曰愿归本乡,一旗曰愿就近便州县居住,一旗曰愿充禁*。
按照程俱上书的建议,将招抚的淮南民众分类。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不致混乱,通过旗帜的标表功能使各类人群对号入座。程俱将抚谕的对象分为四大类:*人、诸路*兵、*兵家属、百姓老小。对于*人而言是以立旗号的方式编制,旗号分别为元系前*人兵、后*、中*、左*、右*类,在所领将帅前立旗。此外另设一旗,曰诸路*兵,招收未招安之盗及非现今领兵将帅下的*兵。同时在每*后面有立一小旗帜曰家口,对*人家属进行管理。针对普通百姓,设立百姓老小之旗,同时设三个小旗:愿归本乡、愿就近便州县居住、愿充禁*。这是针对百姓的不同意愿而设立的旗帜,使在实施管理时更加便利。旗帜鲜明的色彩及便于书写不同内容的特性,使得*府在荒*的管理中更加便捷地管理民众。
宋代旗帜色彩鲜明、易于辨别的特点,使其能在近距离中传递信息。其中旗帜主要用于传递城市火灾信息、传递救荒信息,提高了救灾的效率,也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烘托表演气氛
宋代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的进步,使人们有更多闲暇时间来进行娱乐、游戏、竞赛等,丰富了民众精神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旗帜逐渐进入文艺表演、弄潮、龙船争标等活动中,一方面充当了娱乐的道具,发挥了标表、导引、指挥的功能;另一方面,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样式,烘托表演的气氛。
烘托文艺表演气氛
宋代旗帜从*治、*事舞台上逐渐走下来,进入民间表演之中,充当了表演的道具。旗帜与表演者的动作相配合,极力渲染了表演的气氛。北宋时期,皇帝临幸水殿与群臣宴饮之时,金明池中有诸*在舟船之上表演百戏,其中不乏有大旗之类的表演。尤其是北宋皇帝在临幸宝津楼时,诸多节目将旗帜作为表演的工具,极力渲染了表演的气氛。在宝津楼下,一系着红巾的人摆弄着大旗进行表演;有的人手执两白旗子,跳跃旋风而舞,叫做扑旗子。南宋时期仍然在表演。
此外,马骑的表演也将旗帜作为道具,烘托了活动的气氛。诸班直常入祗候子弟开始表演马骑,首先一人空手出马,紧接着另一人磨旗出马,称为开道旗。表演者变换着各种姿势,配合各种道具,将气氛推向高潮。有的表演者将十余只小旗插在轮子上,背着轮子表演马骑,叫做旋风旗。有的表演者拿着旗帜挺立在马鞍上,叫做立马。旗帜在这类的节目表演中烘托了当时热闹的场面,渲染了气氛。
烘托弄潮气氛
弄潮活动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唐朝诗人李益《江南词》写道: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代弄潮活动不仅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而且旗帜进入弄潮活动,一方面充当了弄潮的道具,另一方面的发挥了标表、传达信息、烘托气氛的功能。
宋代钱塘江上潮涨时,常有弄潮者。弄潮的人一般在七月就在街巷内竖立旗帜,将他们的姓名写于旗上来表明他们的身份,所谓弄潮之人,率常先一月立帜通衢,书其名氏以自表。弄潮者通过旗帜向民众标表身份,以便通过弄潮技术的高下来获取民众的金帛。八月,弄潮活动开始,弄潮者在江上举着、挥动旗帜,不仅显示了他们弄潮技艺的高超,而且也渲染了弄潮时惊险刺激的气氛。《梦粱录》中载:弄潮者以大彩旗或其他饰物如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变换各种姿势,向人们展示他们弄潮技艺的高超,有的人甚至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武林旧事》也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蔡襄用诗词记载了这种风起潮动,展旗弄潮的景象:
潮头出海卷秋风,风豪潮起苍海空。
弄潮舩旗出复没,腾身潮上争骁雄。
沙头万目注江水,晴雷干雹来无穷。
窗外帘旌飞猎猎,新醅翠斝行坐中。
欲作吴歌弄清昼,回看满眼夕阳红。
六曲屏深映云毋,珠盘缕缕青鸦茸。
山移海转有变化,生缘长短须相逢。
诗人的笔下处处闪现着展旗弄潮的景象:中有雄心拍浪儿,几点红旗争荡漾、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旗帜在弄潮活动中不仅充当了道具,而且烘托了活动的气氛,为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乐趣。
渲染节日气氛
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使节日逐渐从祭祀、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着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此时,旗帜作为一种工具开始进入节日中,起到烘托节日气氛的作用。
渲染立春气氛
宋代在立春之日树立彩旗,起到了渲染立春气氛的功能。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官方和民间都极为重视。周代立春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到东郊迎春,并举行祭祀仪式。宋代立春仪式较前代更加隆重而稍有不同,地方*府及民众进春牛、贴幡胜、奏乐、立彩旗,以迎阳春之象。施枢在他的诗《立春》中描述了这样的情景:
雪花风细拂春旗,一色云边漏暖曦。
群吏守文行故典,长官书祝致新祠。
土牛底事遭身碎,彩胜随时把鬓欺。
争似野人闲可睡,枕边搔髪自吟诗。
通过诗词展现宋代立春时节春暖花开,彩旗招摇的景象数不胜数:物象开苍陆,声明薄绛霄;寒依朱燎尽,春入彩旗遥、光含九陌疑无暝,花拂千旗旋作春、曾见青旂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各地的*府也在田间树立旗帜表示春耕之时已经到来。宋祁在他的诗《出野观农二首》中这样描述:炊饷中林烟火迟,劝农官吏驻春旗;蓬蒿意盛阳膏动,正是陈根可扳时。其中,劝农官吏驻春旗一句,明确地道出立春旗的主体:劝农官;也明确表示了立春旗的目的:春季来临,该开始一年的农业活动。宋祁的另一首诗《早春》描绘了这样的情景:春来人暗知,何物验来时。林暖树改色,山晴云弄姿。归鸿高的的,生浪细差差。老帅非行乐,劭农一驻旗。宋代在立春时节于田间立彩旗劝农的现象与宋代以农为本紧密相连。宋代繁荣的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的基础之上,而立春是农业活动一个至关重要的节令。在立春时,各地官吏立旗指示立春之日已经来临,不仅表现了对节令的重视,另一方面表现对农业发展的重视。
渲染重阳节气氛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这天,人们会出游、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等。宋代旗帜开始进入重阳节,出现了在高处插彩旗的现象。宋祁在重九日与朋友聚会,他们登高唱和,在高山上遍插彩旗:佳节凭高驻彩旗,亭高雾罢转晨曦;堋间羽集号猿后,台外尘飞戏马时;芳菊治疴争汎蘂,丹萸辟恶遍传枝;明年此会知何处,醉玉颓山不用辞。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之际,人们不仅登高插茱萸,而且在高山处立彩旗。重九立彩旗的习俗并不常见,但是宋祁笔下这样描述,应该是用彩旗亮丽的色彩烘托节日的气氛。
此外,宋代重阳节还将小旗插在糕点上,用以装饰。《东京梦华录》记载:在重阳节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银杏、松子肉之类。《武林旧事》也记载,都人在重阳节以菊糕为馈,这些菊糕缀以榴颗,标以彩旗。这些蒸糕所插的小旗,大约长二三尺,主要是送给诸女家或亲识。在宋代旗帜用于节日之中,起到标表节日,装饰节日物件,烘托了节日气氛,也表现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市民文化。
指示风向
古代船只的出行与风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风有时能够成为是否适宜出行重要因素。旗帜幅面随风飘扬的特征,使得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风向。宋代利用旗帜随风飘动、传播信息的特征使之为官府安排水运,防止水运奸弊的重要方式,完善了航行管理。蒋颖叔为江淮发运使时,曾经在其公署前立一旗,叫占风旗,使人观察他指示的方向并做记录。此外,派遣人记录漕运时风的顺逆,以便合理安排漕运的发运。这样的做法,盖雷、雨、雪、雹、雾、露等有或不均,风则天下皆一。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延续下来,蒋颖叔离开此职位后,占风旗废矣。
虽然在公署前立占风旗的做法并没有延续下来,但是类似的做法却在宋朝普遍存在。《历代制度详说》载:
宋朝良法:凡以江淮往来迟速,必视风势。本朝发运使,相风旗有官专主管。相风旗合则无罪,如不合便是奸弊。大船之迟速,何故以风为旗?盖缘风动四方万里,只是一等,所以使得相风旗。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相风旗设立是因为四方万里的风都是向着一个方向吹,所以根据旗帜飘动的方向便可得知风向。风向则影响舟船的行驶速度:风向与舟船同向则速,反则慢。这成为宋朝估量船只行驶速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防止水运奸弊的测量方法。此外,相风旗是专门设官主管。史料阙如,对于相风旗的管理并不十分明了。相风旗在宋代的使用,成为诗人眼中一景载入诗词。如袁桷的诗:朱门高插相风旗,千里船行总得知。旗帜指示风向的特点,使人们合理安排航运,对完善航行管理,提高航运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旗帜在宋代航行中普遍使用,与宋代发达的水运紧密相连。宋代水运的发达,使官民通过利用旗帜来提高水运的管理,促进了水运的发展。
识别死者身份
事死如事生。在古人心目中,丧葬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因此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礼仪来安葬死者,即以丧礼哀死亡。在丧葬仪式中,铭旌是不可缺少的物件,它主要是用于识别死者身份。凡铭所以为名,明旌谓之铭,以死者书名焉。死者无形貌可以识别,故书之于旗,以表之。旗,即铭旌。
宋代铭旌标表死者身份主要是通过在铭旌上书写死者生前的官职、姓名或生前的称呼。此内容在论述铭旌时已经详细论述,此处不复赘述。但是,有的宋人不拘一格,铭旌上书写其他文字。宋人赵元镇丞相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可见,赵元镇希望在死后仍能给国家做贡献。
宋代铭旌主要设在庭院灵柩前。刘跂在为蔡蕃写墓志铭时,清晰地记载了这一过程:
*和元年夏五月晦,南阳蔡君晋如属疾京师观德坊寓舍,高医、友人先后诊视。居十有六日,粤六月丁未疾革,属纩以俟,既绝升屋,而复废床浴栉,遂小敛。戊申大敛,设奠于柩,设明旌于庭。母长安县太君郭氏、弟承议郎芝号哭受吊,亲*内外悲哀感动。
这里明确指出,蔡蕃去世以后,经过小敛、大敛以后,设奠,设明旌于庭。可见,明旌在庭院内灵柩前。
宋代许多文人墨客为悼念逝去的友人、亲戚等,写下感人的挽词。挽词中一再提到铭旌。宋庠在好友张文节去世之后写下挽词:
平日开*阁,兹辰奠素旗。
留侯尝辟榖,岩说遂骑箕。
天逈哀笳咽,林长导翣迟。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这里,素旗就是指铭旌。宋庠追忆张文节在朝任宰相的情况,而此时已经仙游西去,只能在这里祭拜怀念。王珪在吕公弼去世时,写下了挽词:
秦川归骑照山红,不觉悲箫起暮风。
天上紫枢深北斗,人间金印独三公。
汉庭樽俎竒谋在,陇首旌旗杀气空。
见说韦平有家学,莫将文字葬坟中。
此外,宋人也给朋友的父母、夫人写挽词。安厚卿是宋哲宗时期的大臣,他的母亲去世时,刘挚为其写了挽词:晴云萦寿陇,霜日照铭旗;无复升堂拜,空余执绋词。这里的铭旗也就是铭旌。张耒在哀悼*几道的诗中也这样写道:但得将*桃李在,宁须公相写铭旌。
传递冤情
如果遇到重大冤情而得不到解决,宋代民众也通过挂幡、举旗的方式传递冤情。史料阙如,不能探知用于传递冤情的旗帜的形制。由于这类幡、旗主要用于传递冤情,可能在幡面、旗面上书写相关文字等。《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载:饶州(今江西鄱阳)人赵若陋专置哗局,把持饶州一州公事,致鲁海死于非命,却因官司纵容而只决竹篦三十。前*郡守知其奸恶,遂教艾氏(鲁海之妻)挂幡述冤事,官府才对此事重新予以追究。可见,通过挂幡的方式可以传递民间的重大事件而引起重视。由此可知,溃卒通过举旗的方式表达他们深受冤枉,以此将信息传达于宋廷。可见当民众有冤情却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解决时,可以通过悬挂旗幡的形式引起重视和注意,从而得到妥善的解决。
此外,旗帜也用于送别。宋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旗帜的实用性增强,民众甚至把旗作为送别的工具,以表达他们对送别之人的喜爱。赵希怿在饶州(今江西鄱阳)任职时,*治清明,深得百姓爱戴。在离任之时,百姓缝彩为旗,以送者数十里不绝。南宋时期,真德秀被除授为权户部尚书,不愿赴任而辞去。他在赴三山(今福建福州)之时,邦人竞为彩旗以送,自醮门至舟次,弥望数里不绝。
总结
综上所述,宋代旗帜不仅继承了前代旗帜在商业广告、表演、游戏、节日等领域中的使用,而且扩大了其使用的范围,逐渐在商品价格、水路运输、城市火灾管理、灾荒救济、节日、食品装饰、欢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宋代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渲染节日气氛、丰富民众生活、承载民众信仰、辨别死者身份、表表民众心志、传递冤情的作用,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生活。